近日,韓國KTF公司表示,今年6月,一個月來手機短信 SMS 的收發量達到了20.8615億條,而語音通話的接打量是20.4669億次。據稱,韓國SK通信和LG通信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由此,一個新的現象誕生了——手機短信首次超過了語音通話的接打量。而媒體也抓住這個數據,大勢渲染“短信超語音”的言論,他們認為,用戶正忙于使用手指,而嘴卻閉了起來。
“拇指”真的取代“語音”了嗎?短信到底有沒有這種顛覆性的魅力?本報進行了一次相關內容的指南針調查,對短信和語音進行了中肯的橫向、縱向對比分析。我們認為短信和語音各有千秋,也各有其不可替代的方面。同時,短信產業是希望產業,目前在我國短信市場有所發展,但速度不快程度不高,SP和運營商們要更大力度地進行市場開發和模式創新。
1、您用的是哪類通訊終端?
A、可發短信的小靈通31.62%
B、移動手機55.56%
C、聯通手機12.82%
2、您發的短信屬以下哪種類型?
A、網內(靈通之間、手機之間)49.57%
B、移動與聯通之間37.61%
C、手機與小靈通之間12.82%
點評:自小靈通具有收、發短信功能以來,其用戶群體突飛猛進;而在實現了與手機之間的短信互發后,更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終端市場上它們互不相讓,一起倡導著時尚的通信生活。
本次調查中,使用小靈通的用戶多于使用聯通手機的用戶,毫無疑問是與小靈通的短信功能離不開的。當然,把這種終端分布情況結合以下相關調查中網內(靈通之間、手機之間)互發的比例高達五成,而“手機與小靈通之間互發短信”只有12.82%的比例來看,我們發現小靈通用戶與手機用戶間的互發頻率還是相對小很多的。
一方面,這與“互發業務”的開放時間有關。因為小靈通和手機兩者間短信互通的局面今年才剛剛打開。另一方面,這也和網間費用結算存在較大差別很有關系。小靈通用戶和手機用戶之間互發短信時其結算費用與網內互發相比更高,這便導致了一定的市場差別。用戶呼吁這方面的改善,而短信市場也將因此得到更大的擴容。
3、您現在一個月發幾條短信?
A、從不發2.54%
B、30條以下37.29%
C、30-100條39.83%
D、100-300條16.10%
E、300條-600條0.00%
F、600條以上4.24%
點評:短信市場在日常的信息溝通、傳遞可以得到很大程度地挖掘。聊天、祝福,還有一些節目的觀眾互動都是通過短信的方式進行的。然而本次調查的結果顯示,有八成的用戶每月發送短信在100條以下。也就是說,他們平均一天大概發出3條短信,如果按收到有回復計算的話,短信的收發量明顯偏少了。另只有16%的用戶在一個月內能發100到300條,即平均一天有3、4條以上。這個結果對期待“拇指時代”到來的人來說,實在不容樂觀。
隨著信息消費觀念的日益濃厚,短信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有統計稱,2004年中國短信一年總量達到約3000億條,這個數字占據了世界各國短信數量總和的將近一半。SP和運營商們都在想盡辦法挖掘市場。怎么挖?要有怎樣的市場眼光,建立怎樣的商業模式才能更好的開發短信市場?這值得關心短信產業的人們好好思考。
4、您現在平均一個月打幾次電話?
A、從不打(只接)12.17%
B、30-60次51.31%
C、100-200次20.87%
D、200次以上15.65%
點評:年輕一代主要是借助手指來傳情達意,而中老年則更加青睞進行語音通話。在接受調查的人群中,使用語音服務的較少,六成比例的用戶一個月打電話還不到60次。但另有20.87%的用戶可以在一個月內撥打100到200次的電話,即平均一天的撥出量為3到7次。對比短信的發送量,用戶撥打電話的比例也是大部分集中在平均一天3、4次的水平。可見,短信與語音的使用頻率差異不大。
全球范圍內來看,到目前為止也并不能說短信已經絕對超越了語音。無線互聯產業的日益興盛勢不可擋,這是信息社會發展的必然。但語音是基礎電信服務,這是電信運營商的服務本源,即使未來數據業務迅猛發展,也不可能“拋棄”語音。專家認為,即使3G時代,也是語音占主導地位,不過像短信等數據業務會大張旗鼓。
5、您發短信主要是給誰發?
A、同學/同事44.44%
B、戀人17.09%
C、親人7.69%
D、朋友29.93%
E、客戶0.85%
6、您的電話主要打給誰?
A、同學/同事37.07%
B、戀人10.35%
C、親人19.83%
D、朋友26.72%
E、客戶6.03%
點評:聯合兩則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在同學(同事)、朋友以及戀人之間,用戶大多數采用短信的形式進行溝通聯絡;而與親人、客戶的聯系或傳遞信息則更習慣采取電話的方式來直接進行。一方面,這是人們在選擇不同溝通對象時的溝通習慣;同時,也與兩種不同通信消費方式的特點有關。后者將在下一項調查中昭然若揭。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短信收發的主要推動力仍來自于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信息往來。難怪有專家表示,中國的短信市場仍存在巨大的缺失。因為在短信發送中的主要推動力仍來自于個人之間的信息和娛樂短信,其比重超過95%。
很顯然,有一塊市場被我們忽視了,那就是企業之間以及個人與企業之間的短信息交流。有調查表明,將近60%的企業表示期望嘗試基于短信或者是基于WAP這種無線應用,以此實現信息發布、業務咨詢、發布廣告、以及預定和接受定單等業務應用。為什么電子商務有C2C、B2B、B2C等等,而短信市場不能開發出如此豐富的商業模式?這值得我們去思考。
7、您選擇“發短信”的方式,主要原因是什么?
A、資費便宜(打電話太貴)50.86%
B、用短信表達更有情趣43.97%
C、有優惠(月送短信)何樂不為5.17%
8您選擇“打電話”的方式,主要原因是什么?
A、溝通更便捷60.34%
B、溝通更真實可靠35.34%
C、話費低廉4.12%
點評:看過這項調查,我們發現,由于“資費便宜”而使用短信的用戶占50%以上;由于“表達更具情趣”而選擇短信的用戶也占了將近五成。這就是短信的兩個基本特點。基本上沒有人會認為短信“貴”,貪圖優惠包月送短信的用戶還不到一成。區別于短信,語音則在“溝通便捷及可靠”上吸引絕大部分的用戶。而很明顯,“資費”絕對不是語音的優勢。
兩者涇渭分明,各有千秋,用戶也針對不同的溝通對象而選擇不同的通信方式。根據我們自己的通信習慣,可以猜測大部分用戶喜歡用“便宜又有情趣”的短信方式來與同學(同事)、朋友以及戀人交流;也偏好于以“便捷、可靠”的語音和親人、客戶進行溝通。這正與上一項調查相互應照。
9、在您打的電話中,市話的比例是多少?
A、0-10%14.53%
B、10%-30%16.24%
C、30%-50%11.11%
D、50%-80%27.35%
E、80%以上30.77%
10、在您打的電話中,長途電話的比例是多少?
A、021.55%
B、0-30%56.90%
C、30%-50%12.07%
D、50%-80%5.17%
E、80%以上4.31%
點評:最后,我們還對用戶所打電話的類別作了一項調查,看看市話語音和長途語音的撥打情況,以此來了解用戶對語音的一點消費習慣。
結果顯示,近六成的用戶在撥打電話時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是市話,而還不到一成的用戶會在長途語音的消費上達到百分之五十以上。這方面,信產部對6月通信行業主要業務量的調查也顯示,網內區間電話通話量達400.6億次,而本網內區內電話通話量則為3045.2億次。很顯然,市話是用戶語音消費的主要選擇。
除了個人原因(通信對象在市內或者市外),“資費”則是主要因素。市話普遍比長途便宜,用戶在兼顧短信和語音的特點時,最敏感的因素還是價格。目前,語音方面還有來自于網絡電話的壓力,看來運營商們都得提高戰斗力,運籌帷幄征戰市場。
信息產業部一項關于“2005年6月通信行業主要業務量完成情況”調查顯示:該月,我國移動短信業務量1392.5億條,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9.8%;本地網內區間電話通話量400.6億次,比上年同期增長了9.3%;本地網內區內電話通話量3045.2億次,比上年同期增長了5.0%。按此數據,僅僅把本地網內區間電話通話次數和區內通話次數相加就達到3445.8億次,這就比同時期移動短信業務量1392.5億條多的多。
看來,中國人目前的通信消費方式還是以“語音”為主。但移動短信業務量比上年同期增長39.8%,而網內電話通話量平均增長率是7.15%,由此可見,移動短信的發展很有潛質,勢頭也比語音來更得猛烈些。
據信產部另一項數據顯示,2006年全國短信發送量有望超過1.4萬億條,僅短信市場規模就超過1400億元人民幣。可以預見短信市場將有著不可限量的發展前景,在短信產業蒸蒸日上的時代,產業鏈應抓住機遇加大關注和投入
由此,一個新的現象誕生了——手機短信首次超過了語音通話的接打量。而媒體也抓住這個數據,大勢渲染“短信超語音”的言論,他們認為,用戶正忙于使用手指,而嘴卻閉了起來。
“拇指”真的取代“語音”了嗎?短信到底有沒有這種顛覆性的魅力?本報進行了一次相關內容的指南針調查,對短信和語音進行了中肯的橫向、縱向對比分析。我們認為短信和語音各有千秋,也各有其不可替代的方面。同時,短信產業是希望產業,目前在我國短信市場有所發展,但速度不快程度不高,SP和運營商們要更大力度地進行市場開發和模式創新。
1、您用的是哪類通訊終端?
A、可發短信的小靈通31.62%
B、移動手機55.56%
C、聯通手機12.82%
2、您發的短信屬以下哪種類型?
A、網內(靈通之間、手機之間)49.57%
B、移動與聯通之間37.61%
C、手機與小靈通之間12.82%
點評:自小靈通具有收、發短信功能以來,其用戶群體突飛猛進;而在實現了與手機之間的短信互發后,更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終端市場上它們互不相讓,一起倡導著時尚的通信生活。
本次調查中,使用小靈通的用戶多于使用聯通手機的用戶,毫無疑問是與小靈通的短信功能離不開的。當然,把這種終端分布情況結合以下相關調查中網內(靈通之間、手機之間)互發的比例高達五成,而“手機與小靈通之間互發短信”只有12.82%的比例來看,我們發現小靈通用戶與手機用戶間的互發頻率還是相對小很多的。
一方面,這與“互發業務”的開放時間有關。因為小靈通和手機兩者間短信互通的局面今年才剛剛打開。另一方面,這也和網間費用結算存在較大差別很有關系。小靈通用戶和手機用戶之間互發短信時其結算費用與網內互發相比更高,這便導致了一定的市場差別。用戶呼吁這方面的改善,而短信市場也將因此得到更大的擴容。
3、您現在一個月發幾條短信?
A、從不發2.54%
B、30條以下37.29%
C、30-100條39.83%
D、100-300條16.10%
E、300條-600條0.00%
F、600條以上4.24%
點評:短信市場在日常的信息溝通、傳遞可以得到很大程度地挖掘。聊天、祝福,還有一些節目的觀眾互動都是通過短信的方式進行的。然而本次調查的結果顯示,有八成的用戶每月發送短信在100條以下。也就是說,他們平均一天大概發出3條短信,如果按收到有回復計算的話,短信的收發量明顯偏少了。另只有16%的用戶在一個月內能發100到300條,即平均一天有3、4條以上。這個結果對期待“拇指時代”到來的人來說,實在不容樂觀。
隨著信息消費觀念的日益濃厚,短信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有統計稱,2004年中國短信一年總量達到約3000億條,這個數字占據了世界各國短信數量總和的將近一半。SP和運營商們都在想盡辦法挖掘市場。怎么挖?要有怎樣的市場眼光,建立怎樣的商業模式才能更好的開發短信市場?這值得關心短信產業的人們好好思考。
4、您現在平均一個月打幾次電話?
A、從不打(只接)12.17%
B、30-60次51.31%
C、100-200次20.87%
D、200次以上15.65%
點評:年輕一代主要是借助手指來傳情達意,而中老年則更加青睞進行語音通話。在接受調查的人群中,使用語音服務的較少,六成比例的用戶一個月打電話還不到60次。但另有20.87%的用戶可以在一個月內撥打100到200次的電話,即平均一天的撥出量為3到7次。對比短信的發送量,用戶撥打電話的比例也是大部分集中在平均一天3、4次的水平。可見,短信與語音的使用頻率差異不大。
全球范圍內來看,到目前為止也并不能說短信已經絕對超越了語音。無線互聯產業的日益興盛勢不可擋,這是信息社會發展的必然。但語音是基礎電信服務,這是電信運營商的服務本源,即使未來數據業務迅猛發展,也不可能“拋棄”語音。專家認為,即使3G時代,也是語音占主導地位,不過像短信等數據業務會大張旗鼓。
5、您發短信主要是給誰發?
A、同學/同事44.44%
B、戀人17.09%
C、親人7.69%
D、朋友29.93%
E、客戶0.85%
6、您的電話主要打給誰?
A、同學/同事37.07%
B、戀人10.35%
C、親人19.83%
D、朋友26.72%
E、客戶6.03%
點評:聯合兩則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在同學(同事)、朋友以及戀人之間,用戶大多數采用短信的形式進行溝通聯絡;而與親人、客戶的聯系或傳遞信息則更習慣采取電話的方式來直接進行。一方面,這是人們在選擇不同溝通對象時的溝通習慣;同時,也與兩種不同通信消費方式的特點有關。后者將在下一項調查中昭然若揭。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短信收發的主要推動力仍來自于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信息往來。難怪有專家表示,中國的短信市場仍存在巨大的缺失。因為在短信發送中的主要推動力仍來自于個人之間的信息和娛樂短信,其比重超過95%。
很顯然,有一塊市場被我們忽視了,那就是企業之間以及個人與企業之間的短信息交流。有調查表明,將近60%的企業表示期望嘗試基于短信或者是基于WAP這種無線應用,以此實現信息發布、業務咨詢、發布廣告、以及預定和接受定單等業務應用。為什么電子商務有C2C、B2B、B2C等等,而短信市場不能開發出如此豐富的商業模式?這值得我們去思考。
7、您選擇“發短信”的方式,主要原因是什么?
A、資費便宜(打電話太貴)50.86%
B、用短信表達更有情趣43.97%
C、有優惠(月送短信)何樂不為5.17%
8您選擇“打電話”的方式,主要原因是什么?
A、溝通更便捷60.34%
B、溝通更真實可靠35.34%
C、話費低廉4.12%
點評:看過這項調查,我們發現,由于“資費便宜”而使用短信的用戶占50%以上;由于“表達更具情趣”而選擇短信的用戶也占了將近五成。這就是短信的兩個基本特點。基本上沒有人會認為短信“貴”,貪圖優惠包月送短信的用戶還不到一成。區別于短信,語音則在“溝通便捷及可靠”上吸引絕大部分的用戶。而很明顯,“資費”絕對不是語音的優勢。
兩者涇渭分明,各有千秋,用戶也針對不同的溝通對象而選擇不同的通信方式。根據我們自己的通信習慣,可以猜測大部分用戶喜歡用“便宜又有情趣”的短信方式來與同學(同事)、朋友以及戀人交流;也偏好于以“便捷、可靠”的語音和親人、客戶進行溝通。這正與上一項調查相互應照。
9、在您打的電話中,市話的比例是多少?
A、0-10%14.53%
B、10%-30%16.24%
C、30%-50%11.11%
D、50%-80%27.35%
E、80%以上30.77%
10、在您打的電話中,長途電話的比例是多少?
A、021.55%
B、0-30%56.90%
C、30%-50%12.07%
D、50%-80%5.17%
E、80%以上4.31%
點評:最后,我們還對用戶所打電話的類別作了一項調查,看看市話語音和長途語音的撥打情況,以此來了解用戶對語音的一點消費習慣。
結果顯示,近六成的用戶在撥打電話時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是市話,而還不到一成的用戶會在長途語音的消費上達到百分之五十以上。這方面,信產部對6月通信行業主要業務量的調查也顯示,網內區間電話通話量達400.6億次,而本網內區內電話通話量則為3045.2億次。很顯然,市話是用戶語音消費的主要選擇。
除了個人原因(通信對象在市內或者市外),“資費”則是主要因素。市話普遍比長途便宜,用戶在兼顧短信和語音的特點時,最敏感的因素還是價格。目前,語音方面還有來自于網絡電話的壓力,看來運營商們都得提高戰斗力,運籌帷幄征戰市場。
信息產業部一項關于“2005年6月通信行業主要業務量完成情況”調查顯示:該月,我國移動短信業務量1392.5億條,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9.8%;本地網內區間電話通話量400.6億次,比上年同期增長了9.3%;本地網內區內電話通話量3045.2億次,比上年同期增長了5.0%。按此數據,僅僅把本地網內區間電話通話次數和區內通話次數相加就達到3445.8億次,這就比同時期移動短信業務量1392.5億條多的多。
看來,中國人目前的通信消費方式還是以“語音”為主。但移動短信業務量比上年同期增長39.8%,而網內電話通話量平均增長率是7.15%,由此可見,移動短信的發展很有潛質,勢頭也比語音來更得猛烈些。
據信產部另一項數據顯示,2006年全國短信發送量有望超過1.4萬億條,僅短信市場規模就超過1400億元人民幣。可以預見短信市場將有著不可限量的發展前景,在短信產業蒸蒸日上的時代,產業鏈應抓住機遇加大關注和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