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谷歌都以開放的安卓生態著稱。開放生態帶來的高度自由一方面是安卓崛起的原因,但也成為了安卓設備與iOS設備在體驗上的差距所在。根據外媒報道,谷歌目前已經開始計劃尋找硬件合作伙伴來推出自家的芯片產品,幫助Android設備建立更統一的標準化平臺來與蘋果進行競爭。
在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到,谷歌為了最大程度上挖掘安卓的潛力,已經在學習蘋果的模式。當初尋找代工廠商生產親兒子Nexus設備是谷歌尋求軟硬件統一的嘗試之舉。而開發處理器來適配自家手機,以求謀的更佳完善的體驗,這條路上谷歌越走越遠。
國內媒體報道,華爾街日報記者伊弗堤(AmirEfrati)最近報道的一系列消息都證實了谷歌開始希望讓Android系統慢慢接近蘋果的模式,以便大幅提高競爭力。
安卓設備與iOS設備相比,卡頓始終是最讓安卓用戶咬牙切齒的痛之一。在安卓誕生伊始,卡頓簡直就是安卓的代名詞,和絲滑般的iOS一對比,安卓看上去如同幻燈片。為提升安卓流暢度,谷歌早已做過無數努力。安卓4.0的黃油計劃、安卓4.4的Art虛擬機嘗試……在今年5月舉行的Dart開發者峰會上,谷歌對外正式展示了安卓最新的開發語言Sky。Sky的最主要目的便是提升安卓設備的運行速度和響應速度。
雖說如此,但安卓與iOS始終存在一定的差距。這在很大程度正是因為蘋果相對安卓而言機型較少,且處理器由自家定制,且系統封閉,應用管理嚴格,可以在應用優化和系統優化上實現較高的水準。相較之下,安卓系統碎片化極為嚴重,開發者時常不遵循開發規范,加上垃圾應用橫行,體驗自然較差。
谷歌此次意圖自研處理器,實際上正是為了充分挖掘安卓的系統和硬件潛力,讓安卓系統和自家處理器之間深入優化,使硬件和軟件能夠更加完美的無縫整合。這一計劃與當年尋找代工廠商生產親兒子Nexus設備的思路基本一致,目的正是要給眾多各行其是的手機廠商作出示范,教育市場“什么才是真正的安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