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X評測—跑分不代表性能,應用才行
同樣采用A11仿生芯片的iPhone X,在跑分方面與同期發布的iPhone8Plus沒有太多不同,單核4194、雙核10270(iPhone8得分為4241/10233),這個全面碾壓安卓手機的數字究竟有什么意義呢?
實際上iPhone X的很多應用都要A11的支持才行,比如面容ID要用到的數據采集和比對,每秒6000億次的運算速度恐怕很難有第二枚移動處理芯片能達到,因此面容ID才能在瞬間識別出你的臉并且解鎖。
而A11之所以被稱為“仿生芯片”,其中一個原因是具有神經網絡引擎,可以讓電腦通過觀察的方式學習,就是俗稱的人工智能,具體到iPhone X來說,當你的面容一點點發生改變,面容ID可以學習并記錄下來,所以這個功能才不會那么死板。
再比如AR游戲,我試過一款叫做MACHINE的動作游戲以及一款IKEA的選購應用,它們都需要大量的實時演算以及復雜的環境光效處理,MACHINE那款游戲精度極高,當你在實景中游戲時,旋轉、移位、拉遠靠近都毫無延遲,游戲的過程就好像在真實場景中發生的一樣;而IKEA則幫你把宜家家具“放到”家里,你可以通過手機看到家具的材質、紋理、光效,這些演算和渲染,沒有A11這樣的霸王級芯片還真是吃不消。
由此可見A11劃出了一道分水嶺,iPhone X、iPhone8的升級以及生態鏈的促進,使得未來幾年AR應用呈現爆發之勢,A11芯片將成為這個趨勢的催化劑。
充電這事也得講究用戶體驗
如果要我推薦iPhone X最值得買的配件,我會推薦無線充電底座,把手機往上一放就開始充電,這個體驗太妙了,特別適合漆黑的臥室睡前充電(腦補摸黑找充電線的畫面)或者辦公室需要長亮屏幕的場景,雖然蘋果目前售賣的兩款第三方無線充電器最大功率只有7.5W,尚未達到qi標準的最大功率,但一方面是為了保證充電時不會過熱,另一方面年底之前無線充電還會進行升級提速。
iPhone X的無線充電表現與之前測試過的iPhone8幾乎一樣,30分鐘充電22%,60分鐘充電40%,130分鐘充電87%。
無線充電并不是應急使用的,它屬于那種“細水長流”似的默默充電,比如我可以一邊讓手機屏幕長亮看上面的資料,一邊給它無線充電,而不用擔心長亮屏幕帶來的耗電。如果真是著急,那你就把買無線充電器的錢花在快充線上。
為此,你需要購買29W充電器以及USB-C轉Lightning充電線,能獲得什么樣的充電速度呢?我們做了一組試驗,15分鐘充電24%,30分鐘49%,60分鐘74%,75分鐘84%,90分鐘90%,。這個數字略慢于之前測試的iPhone8、iPhone8Plus,可能是由于電池容量改變的緣故。
可以看到快充完全是為了應急之用,它在最初30分鐘的充電效率非常高,而在電量達到70-80%之后則改為涓流充電以保護電池和充電模組。
所以iPhone X在充電體驗上選擇了多種搭配,達到的體驗效果也是不同的,只可惜無線充電、快充設備都要單獨購買。
小結
記得在一個多月以前的iPhone8評測時,我對其的總結是“新舊時代的分水嶺”,那么由其劃分出的“新時代”是什么,今天在評測完iPhone X之后可以說,iPhone X就是這個新時代的典型代表,它開啟了iPhone的第二個十年。
與之前每年一部的iPhone按部就班升級不同,iPhone X的很多地方都是跳躍式發展的,由此顯示出與iPhone8、iPhone8Plus發展路線截然不同的另一個序列——之前我就稱之為雙旗艦策略。
iPhone X具有一種特質:極為有眼緣,辨識度超高,用戶體驗十分討喜,新特性易用上手,站在當下這個時代來看,屬于全面屏產品中的佼佼者。
誠如蘋果的產品策略:并不急于嘗鮮新技術,但卻是成熟技術的收獲者。無論全面屏、手勢操作、面容ID還是雙鏡頭,iPhone家族都不是第一個啟用的,但當它們被整合到iPhone X之后,沒有人可以否認這是最好的體驗。
同時我們也看到iPhone X的改變很大程度上是“革了自己的命”,當蘋果以自己的方式引領著用戶做出體驗上的改變時,你會發現這10年就是不斷被iPhone改變的10年,而我更愿意相信iPhone X是未來10年的第一部產品,它甚至有點像第一代iPhone那樣,暗示了智能手機的未來發展方向。
蘋果iPhoneX |
蘋果手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