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X評測—全面屏到底帶來了哪些改變?
iPhone X雖然極大地提升了屏占比,但兩側邊框相比前代產品沒有變化,我們猜測一方面是想要保持同樣的握感,特別是要減少握持手機時的誤觸幾率,如果邊框過窄,勢必會對全面屏的操作產生影響;另一方面也是在耐摔方面做出的考量,畢竟屏占比變高客觀上會導致屏幕磕碰后更加脆弱。
盡管側邊框寬度未變,但是上下兩邊卻全部讓給了屏幕,使得屏幕四周的邊框都保持了一樣的寬度,這樣的設計讓iPhone X成為屏占比數一數二的產品。
全面屏也讓iPhone X的四周更加圓潤,這個特點不僅體現在機身邊角的握持感上,而且全面屏的顯示屏四角也做了圓弧處理,使得屏幕與機身特別契合,看起來更舒服。
從這塊屏幕本身來說,分辨率提升到了2436×1125像素,且PPI精度提高到了458,相比5.5英寸1920×1080分辨率的iPhone8Plus來說可視面積提升了32%,相比4.7英寸1334×750分辨率的iPhone8提升了170%。
具體到觀看效果來說,以同樣的字號閱讀新聞,iPhone X與iPhone8Plus基本一樣,都比更小尺寸的iPhone8多顯示三行的內容。但是你會奇怪,iPhone X的可視面積明明提升了32%,為啥和iPhone8Plus的承載內容一樣多呢?
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這是個適配問題,擁有更多可視空間的iPhone X在屏幕底部留有更大空間,除了始終顯示的“虛擬HOME鍵”以外,底部和頂部的空間其實第三方開發者如果善加利用,可以填進更多內容。
拋開適配問題,在原生應用以及設置菜單里,你會發現iPhone X比iPhone8Plus可以多顯示兩行半的內容,由此可見可視面積的提升帶來的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
如果觀看視頻的話,iPhone X的全面屏優勢更甚,由于視頻片源尺寸大多接近iPhone X的19:9比例,因此上下遮幅更窄,相比前代手機來說,畫面看起來像是被“放大”了,所能獲得的觀看體驗,就好像從32寸電視升級到了60寸那樣。當然,全屏狀態下畫面的一側被“劉海”遮住了一點,這個你們慢慢適應就好……
iPhone X的全面屏帶來了兩個明顯的改變,第一是觀看效果,獲得更大可視面積是所有人都喜聞樂見的,第一次用它看以前熟悉的畫面,會“哇”的一聲,特別是底部空間的擴展讓人有種“意外收獲”的感覺;第二則是屏幕比例,兩個尺寸的iPhone長期保持的16:9的長寬比,進化為了iPhone X的19:9,前面說了,這個比例雖然更加瘦長,但是對于在手機上看電影來說具有天然的契合度,但對于大量的第三方應用來說,當務之急是適配問題,這個話題我們后面再說。
最后說一個之前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截屏”問題,用過之后發現iPhone X解決得很巧妙,截屏是非常完整的,既沒有“劉海”也沒有“貓耳朵”,四個圓角也變成了直角,這時候你才會發現,其實所有界面和app,屏幕頂部中間部分以及四角都是有內容的,只不過顯示的時候是被裁切的,只有截屏才知道它們的真面目——當然大多是空白或者漸變色。
但你一眼就能看出這是出自iPhone X的截屏,第一,極度瘦長的“帶魚”比例一看就知道是全面屏的作品;第二,頂部左右兩個位置分別顯示時間和網絡等狀態信息,而中間是空白的,明顯就是給“劉海”騰出了地方。
以后通過截屏就能知道對方是不是土豪了,這世界不要太憂傷,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