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核CPU 性能有余發熱不理想
魅族MX3意料之中的采用了Exynos 5410作為處理器;雙四核結構的它除了采用ARM已經投入實際使用的性能最佳的四個Cortex-A15核心之外,還加入了四個Cortex-A7核心(以下簡稱A15與A7),中間通過ARM的CCI-400互聯;依據工作負載的大小在A15/A7之間切換。
Exynos 5410(圖片來自三星)
A15與A7核心規格區別(圖片來自AnandTech)
雙四核Exynos 5410采用的GPU為PowerVR SGX544MP3,工作在533MHz,具備兩倍于iPad 3當中所采用的SGX543MP4的三角形生成能力,計算能力可以達到51.2GFLOPS。這一性能稍遜于蘋果iPad 4、Adreno 320/330以及還未有成品推出的Tegra4,相比之前的主流GPU還是有較大提升。
主流SoC GPU規格比較(圖片來自AnandTech)
至于實際體驗如何呢,GPU部分我們還沒有足夠的時間收集大游戲測試MX3,只是簡單的采用《史詩城堡》這款游戲的幀數測試評價了一下;Ultra High超高畫質并且接近1080p的條件下平均幀率為43.1fps,已經足夠出色了;作為對比,720p分辨率Adreno 320的小米2幀數接近。
史詩城堡測試
史詩城堡跑分 小米手機2
因為核心硬件與三星S4類似,因此跑分上基本相同;三次AnTuTu 4.0 Beta版測試平均分在兩萬五左右,算是目前旗艦機里邊性能拔尖的一類。更多測試請參見附錄。
外觀雖沒有金屬、也沒有親膚的涂層,但是手感還是上佳的,主要得益于背部弧線設計;相對起來MX2的棱角顯得有些硌手了。周邊做工來看也是非常精致的,之間的金屬框架安全感十足,除了電池不可拆以及后蓋不好拆兩方面有點兒糾結。
系統的改變扁平化和文藝了許多,看你喜不喜歡咯;說實話這樣的調調看起來真的非常舒服養眼。反而你再回去看iOS 6時代那種布滿高光陰影的UI會覺得累。HOME手勢還算實用,兩側都成為觸控區,不過常拿在手里誤操作率還是蠻高的。除了HOME鍵手勢,眾多為大屏設計的滑屏手勢是一大亮點,單手操作也不只有“單手鍵盤”這樣簡單粗糙的方式。
雖然魅族在繼承和發揚Android設計標準,但是混亂的時局是否能夠滿足它用Smart Bar這樣的東西推動Android UI設計變回井然有序狀態的愿望,還需要時間。
硬件方面的Exynos 5410優缺點并存,優點比如性能高,缺點比如還停留在只能同開四核的階段上,四核同頻運行,切換粒度不理想等等。而且盡管魅族談到了用在MX3上面的散熱技術,但是Exynos 5410的發熱和散熱情況在MX3上依然不樂觀。
簡單、干凈、漂亮、好用差不多可以概括魅族MX3作為一款大屏手機的特色;外形改變不多但更加順手,系統改變不多但滑屏、側邊欄手勢務實而有效。一小部分有想法的廠商所做的產品越來越有看點了,足以讓不少國際廠商失去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