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錢包掃描靜態條碼支付 單日支付上限不超過500元
由于靜態條碼(如事先貼在墻上的二維碼)易被篡改或變造,易攜帶木馬或病毒,央行規定,使用靜態條碼進行支付的,風險防范能力為D級,無論使用何種交易驗證方式,同一客戶銀行或支付機構單日累計交易金額應不超過500元。
例如,消費者在使用微信錢包掃描靜態條碼支付時,單日使用零錢包支付的上限不超過500元,同時微信關聯的所有銀行卡還可以再獨立獲得500元的支付上限。
對于使用動態條碼(如手機上實時生成的條碼)進行支付的,風險防范能力根據交易驗證方式不同分為A、B、C三級,同一客戶單日累計交易限額分別為自主約定、5000元、1000元。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副秘書長亢林表示,我們日常使用的支付寶和微信,一般使用兩個以上,比如說指紋、密碼這兩個以上的要素,單日限額是5000元。對消費者來講,不會帶來任何不便。
而對靜態條碼支付,也就是我們常見的商戶貼在墻上或者打印好的二維碼支付,無論采取什么交易驗證方式,同一個客戶單日累計交易金額都不能超過500元。
消費者街頭掃碼小額支付不受影響
條碼支付規范自2018年4月1日起實施。
舉例來說,新要求實施后,消費者在街頭商販掃靜態條碼小額支付不受影響,也不影響商販收款。如果在飯店里吃了頓600元大餐,掃靜態條碼付款就有點困難了,不過可以讓收銀員掃消費者手機上生成的動態條碼,這樣其實更安全。
動態條碼如下:
警方提醒:
一、要使用官方渠道App掃碼軟件,不掃不明二維碼;
二、仔細辨別真偽,核對信息,確認二維碼安全有效;
三、對常見的二維碼也應保持適度警惕,保管好自己的付款二維碼;
四、手機上最好安裝一些正規安全軟件,增加手機安全系數,防止不法分子將病毒鑲嵌在二維碼里,盜取公民個人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