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今日刊文認為,隨著手機銷量的下滑,蘋果若想繼續增加收入,可能需要重新考慮設備和服務的收費方式。2017年度中,蘋果的服務收入實現了增長。在2020到來之前,如果iPhone的銷量停止增長,甚至出現下滑,那么服務費用將會成為蘋果收入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
與人們普遍認為的不同,蘋果其實并不是一家硬件企業。而且他們也并不是一家軟件企業。從本質上來看,蘋果是一家生態企業,在來自全球上千萬開發者的幫助下,蘋果創建了一個大型的軟件和服務網絡,這個網絡運行在13億部激活設備上。
雖然iPhone一直都是蘋果最主要的營收來源,但是憑借著該公司的其他服務,蘋果也獲得了大量的額外收入。
然而如今蘋果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該公司開始不斷的強調設備的價格,而不再將出貨量放在首位,蘋果硬件在漲價的同時,蘋果的其他服務也在漲價。
最近幾個季度里,iPhone的平均售價一直在上漲,然而其出貨量卻在下跌。與此同時,有證據顯示越來越多的人升級iPhone的意愿在降低,他們會一直使用此前購買的老款iPhone。蘋果一定有能力找到一種方法,讓他們即使在iPhone銷售量下滑的情況下繼續維持收入增長,只不過要想做到這一點,蘋果必須要重新考慮產品和服務的收費方式。
正如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Tim Cook)在2016年時預測的一樣,蘋果的服務收入實現了增長。在2017年度中,蘋果的音樂(包括下載與訂閱)、視頻、電子書、應用(包括應用內付費、訂閱和蘋果銷售的廣告)、iCloud儲存空間以及谷歌向蘋果支付的默認搜索引擎費用為蘋果累積貢獻311.5億美元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