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智能手機存儲容量越做越大,很早之前,手機能有個8GB、16GB都稱得上頂配,隨著科技的進步,軟件的更新速度不斷加快,手機功能越來越多,用戶對存儲容量的需求量也越來越高。特別是近幾年,手機ROM更是到了瘋狂的256GB(像iPhone 7 Plus、ZenFone 3尊爵、ZenFone 2 Deluxe)。雖然不確定未來會不會有更高的規格,但是很明顯的是256GB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為啥會這樣呢?
一、智能手機為何最大ROM只有256GB?
成本受限
大家都知道容量越大,成本越高。而大部分成本取決于存儲介質(存儲顆粒),相同容量的情況下,SLC的價格要明顯高于MLC和TLC,雖然容量的提升反映在成本的具體數字上可能僅為幾百一千。但考慮到手機要大規模生產,聚沙成塔這成語相信大家都懂。
TLC="Trinary-Level Cell,即3bit per cell,該類芯片傳輸速度較慢,壽命短,生產成本低。"MLC="Multi-Level Cell,即2bit per cell,該類芯片傳輸速度一般,壽命一般。至于"SLC=Single-Level Cell,即1bit per cell,這類芯片幾乎只出現在企業級SSD上,成本較高,當然速度和壽命也是三者中最出色的。
存儲顆粒的三種類型
顆粒規格的限制
比較出名的三星、鎂光、現代、東芝這些上游存儲顆粒供應廠商,其顆粒規格現時尚未突破256GB。由于手機不像電腦那樣體積龐大,供應商們通常只能把一顆存儲顆粒裝在小小的手機內,因此手機容量就取決于這顆存儲顆粒的規格。
iPhone 7 nand flash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