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球第四大操作系統”需2-3年
那么,第四大操作系統如何去做?倪光南表示,應當發揚“兩彈一星和載人航天”精神,發揮我國能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傾舉國之力實現智能終端自主操作系統從無到有的突破。倪光南舉例子說,像中國北斗GPS系統就很成功。而手機操作系統投入比北斗要小得多,信息加航天,操作系統投入人力就行了。
“國產智能終端操作系統要采用先進的商業模式。”倪光南說,安卓和蘋果的系統在移動市場上占據優勢,不是技術比微軟強多少,而是它們采用的“應用商店”模式優于微軟傳統的那種賣軟件許可證、捆綁銷售的商業模式。
目前,北京元心科技公司進入媒體視線。元心科技研發中心總經理趙春雷此前表示:元心操作系統,是在消化吸收國外成熟技術的基礎上,掌握了系統的全部源代碼和技術演進方向,并對系統框架、安全服務和圖形系統等進行了大量技術改造。換句話說,“元心”從根本上掌握著自己系統的“DNA”。
倪光南透露,和此前已經“失傳”多年的自主操作系統中聯通沃Phone、中移動OPhone平臺相比,元心科技這次投入資金巨大,而且孤注一擲,但是否能成功,仍靠市場化來檢驗。
此前,中興通訊副總裁孫枕戈接受采訪時表示,基于中興自主的手機操作系統(基于Linux)和迅龍芯的手機即將上市。
中國自主手機操作系統不斷出現,誰能成為第四大操作系統,值得期待。倪光南表示,“Android系統也不是一開始就很完善,歷經了多次的升級,中國自主手機操作系統最少在2-3年內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