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消息,在“2015中國手機創新周暨中國手機設計與創客創新大賽”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接受采訪時表示,和蘋果谷歌相比,中國手機目前的短板在于操作系統,依賴于谷歌開發的Android系統除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隱患外,知識產權風險也會導致其很難走出國門。
基于Android系統,難出國門?
“從目前來看,中國手機產最薄弱環節是手機操作系統”,倪光南表示,操作系統引領了一個生態系統,從核心技術來講,CPU操作系統比較重要,不管怎么發展,目前的地位沒變,其中芯片系統是以操作系統、CPU形成,中國應要有自主的操作系統和自主CPU構建生態系統。
幾年來,中國政府以及企業也曾在自主操作系統方面努力過,譬如,阿里YunOS操作系統、小米MIUI、華為麒麟OS等手機操作系統,均稱為“自主創新”的手機操作系統,實際情況如何呢?倪光南分析認為,對于阿里和小米等操作系統,在國內規模化商用存在壁壘,譬如,阿里YunOS和華為就很難“聯手”(注:華為推基于麒麟OS的新款手機),再加上都通過Android系統進行改造,要走出國門可能會遇到知識產權問題。
然而,阿里巴巴集團副CTO姜鵬此前在上海接受專訪時表示:從技術發展趨勢來看,今天的OS是落伍的,注定會被淘汰。目前,包括阿里YunOS、Android、Windows都在開發下一代操作系統。阿里YunOS今年將嘗試幫助中國手機企業加速“出海”,在MWC上海推出的“YunOS航海版”也是首個全球化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