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入購物卡實體黃金兜售
如果一張電話卡的積分不夠買一件商品怎么辦?張俊盟稱,他把多張電話卡的積分合并用來購買商品,只要在購買時的備注信息里說明就可以了,每張卡都會收到購買的驗證碼。
兌換積分后,張俊盟進入商城一個叫做“洋溢生活”的電子商務公司,購買空置的“壹卡會”多用途商業預付卡,再將積分充值到“壹卡會”內,使之成為一張充有4000多元金額的購物卡。他說,購物卡最多可充入4800元,而且該卡還可在實體商店消費。最后,他將這些已充值的購物卡、實體黃金拿到位于深圳市南山區“趕集網”的收購戶處出售,只將其中一張購物卡送給了哥哥置辦結婚用品。
張俊盟稱,整個過程他只賺了大概人民幣36萬多元。后來他又重新購入一批新電話卡,準備繼續兌換積分,但到了2013年9月就無法繼續操作。
庭審:被控盜竊罪辯稱正常交易
檢方認為張俊盟構成盜竊罪,其余8000多張電話卡沒有登錄商城兌換積分,應當返還張俊盟。庭審時,張俊盟否認盜竊或詐騙通信公司,認為自己參與了積分兌換活動,屬于正常的商業活動。
張俊盟辯稱,起訴書指控通信公司損失200多萬元,但他兌換的積分大概38萬多元,扣除了購買手機卡的成本,只獲利18萬多元,再加上被扣押的手機卡,張俊盟說,“我并沒有獲利,還虧了。”辯護律師則認為,1元只能兌換9毛錢,而且兌換的商品要比市價貴很多,所以兌換積分是不需要扣除話費的,通信公司并不存在所謂的系統漏洞。
目前該案尚待進一步審理。
揭秘:兌950元積分要養卡7個月
該通信公司負責人李某證言稱,從5月起,該缺陷開始被人利用,使用未激活手機卡,通過網上商城把實際不存在的“話費”成功兌換成商城積分,再利用積分在商城消費套利。一個號碼首次兌換的前三個月只能兌換50元的商城積分,從第四個月開始每個月可兌換200元的積分。
目前,該公司損失統計有321.13萬元“話費”被兌換為積分,已兌換消費金額211.28萬,未實際消費有89.25萬元。經統計,有14037個號碼涉及利用缺陷牟利,分別在江門、湛江、陽江、茂名四個城市。
該公司發現,每張卡兌換的積分從25元至950元人民幣不等。其中,950元的積分要七個月才能完成兌換,那就是說,這批號碼至少要在嫌疑人手上持有七個月的時間。
名詞解釋
養卡族
所謂“養卡族”,主要是利用手中的“電話號碼”,為企業進行群發短信或廣告推銷電話等,還有的人負責到網上搶票,搖身一變成為壟斷票源的“黃牛黨”,賺取高額利潤。
貓池
“貓池”的工作原理其實就是一個大的號碼卡插槽,可以在不拆卡的情況下,將整張卡插到“貓池”里面,連接電腦正常使用,并且還可收取短信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