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治理垃圾短信
實際上,幾年前,相關部門就曾經考慮過制定相應的規定,但最終都沒了下文。不知是這里的水太深,還是水太渾?在這樣的背景下,不由得不擔心,這一次會不會像過去一樣,也搞一個“沒有下文”呢?
即便有了下文,出臺規定了,也未必就笑得出來。之前我國曾對電子郵件推出過類似的管理辦法,但因為執行不到位,最后淪為一紙空文。論管理的復雜性,牽涉到的利益關系,垃圾短信毫不遜色于垃圾郵件。對歷史存量短信如何管理,電信管理部門怎么克服執法難,電信企業如何更加體現責任,這都是現實的考題。相對于制定規定,有效實施是更大的考驗。
從技術上說,想屏蔽也不是那么困難,12321可以開放接口,通過與那些有識別垃圾短信的手機APP數據庫同步,交叉屏蔽那些垃圾短信號碼,同時對號碼擁有人進行處罰,對詐騙信息按照刑事處罰,估計垃圾短信就少很多。大數據時代,什么證據取得不了?關鍵是電信運營企業不干,那么多垃圾短信,得多少錢呀?一切還都是利益鬧的。
此外,違法成本低會縱容違法者變本加厲,國家法律總是不能與時俱進出臺,就是因為法律沒有做到從嚴從重打擊違法者,才養肥了更多違法者。垃圾短信促銷什么商家,就去罰什么商家,垃圾短信關聯哪個電話號碼,就去禁用哪個電話號碼,不是電話是實名制嗎?禁用完再申請時,有過不良記錄的就不予申請。
不管如何,新規的出臺,使得垃圾短信問題不能再遺留下去,不能讓其“永遠在路上”。最大的問題恐怕還是決心。表現為有關方面想不想解決,想什么時候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