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
蘋果當時可能覺得某種新技術的硬件在現有條件下不符合自己預期的要求。比如當蘋果宣布開始在支持NFC時,表示現在采購NFC解決方案的成本與之前相比已經大幅降低,并且到了可以大范圍應用的時候。而其它硬件也存在這種可能,比如像LG Flex那樣的曲面顯示屏或Moto 360的圓形屏幕。蘋果決定暫時放棄這種技術很有可能意味著當前該項技術并不夠成熟。
標準
蘋果很少加入各種行業標準聯盟的名聲由來已久,從非常流行的DLNA到UltraViolet,我們都不會見到蘋果的身影。蘋果向來不愿意受到行業標準委員會的牽制而在產品上加入自己不看好的功能。事實上,有些行業標準甚至是由蘋果首創或應用,才得以繼續壯大發展。而部分行業標準甚至還存在了非常激烈的競爭關系,而蘋果加入哪一家往往決定著勝負的關鍵。比如獲得蘋果支持的SD卡標準協會就已經在與記憶棒標準的競爭中勝出。而當初像Wi-Fi、藍牙等標準都獲得了蘋果的青睞,而這些標準到現在已經成為了市場上絕對的主流。不過唯一例外的一次是藍光標準,蘋果雖然加入了該協會,但是從未推出過任何藍光產品。
優先級
一款產品的研發和生產耗時總是消耗固定的資源,即使是非常成熟的產品,也需要根據固定的資源進行取舍。就像CEO庫克所說的,往往某種功能的加入要比實現其它功能要更消耗時間。例如Android和WP產品在很早之前就已經擁有了1080p高清分辨率和NFC功能,而蘋果則在2014年才讓它們出現在iPhone 6身上。但是蘋果根據優先級的大小率先推出了搭載64位A7處理器的iPhone 5s,而這種優先級往往超越了單個產品在其它功能或設計上的重要性,在權衡之后做出了合理的選擇。
合作伙伴
蘋果的產品已經逐漸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并且似乎已經開始超越傳統的個人電腦,許多日常活動,包括娛樂和支付,都被許多用戶使用。而這些也離不開蘋果許多的合作伙伴。之所以Schiller在去年曾經表示NFC暫時還什么功能都實現不了,就是因為當時蘋果并沒有與銀行、零售商和信用卡公司展開全面的合作,而現在蘋果推出了Apple Pay,就表示已經做好了全面的準備。而NFC除了支付以外還能實現更多的價值。比如無需密碼和現金就可以在商店或iTunes中購買更多產品。
簡單地說,當蘋果表面上對某種技術“并不在意”、或者表示不會考慮使用的時候,并不表示蘋果真的不感興趣。此一時彼一時,當蘋果認為該技術已經到了成熟的階段,并且隨著科技行業不斷的變化,就會順應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做出最合時宜的決定。
蘋果iPhone6 |
蘋果手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