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6剛剛發布,在自己的新產品上蘋果加入了許多重大的改變和新功能。而要知道其中許多功能曾經都是蘋果公司嘲笑或不屑使用的功能。但是商場如戰場,為了迎合市場的需求,就算是蘋果也不得不做出妥協,加入自己多年前“根本看不上眼”的功能。
“也許人們都在討論的事情你也要必須關注,但是這并不能代表什么,其實你完全可以對這些所謂的好主意說不。”蘋果前CEO史蒂夫·喬布斯生前在1997年曾經說過這樣的一段話。
蘋果已經推出了兩款屏幕變得更大的iPhone 6(至少相對于自己之前的產品來說已經變大了不少),并且加入了NFC功能。同時Apple Watch智能手表還是蘋果旗下首款支持無線充電的產品。對于Android和Windows phone粉絲來說,蘋果為自己的產品加入這些功能似乎晚了點,而這些功能早就在其它競爭對手的產品上出現有一段時間了。不過既然蘋果已經使用了這些技術,就證明之前蘋果并不是一點都沒有考慮過。
事實上,這些技術蘋果曾經都非常明確的表示不會使用。比如喬布斯曾經在2010年的夏天表示不會有人愿意購買一部屏幕太大的手機。而大屏幕智能手機就像是一臺悍馬越野車,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歡。而蘋果前高管Phil Schiller也曾經表示目前雖然一些人將NFC視作移動支付領域的新希望,但目前似乎NFC還不發解決任何實際問題,屬于無用的技術。IOS系統內置的Passbook應用可提供與谷歌錢包一樣的移動支付體驗,比NFC更實用。
而現在蘋果已經“食言”,開始逐漸接受并使用了這些技術。而這些也許只是蘋果開始打開自己“頑固”思想的第一步,未來我們還將有可能看到蘋果的更多轉變,我們也有可能在iPhone上看到英特爾處理器、microSD卡擴展等新功能。畢竟能夠提高產品競爭力的手段,蘋果沒有理由拒絕。
是蘋果錯了?還是改變了主意?雖然蘋果之前明確對這些理念“說不”,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永遠不會接納。在某款產品上是否使用一種技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技術的成熟度、組件的采購成本等等,而這些往往都能夠左右蘋果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