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愈加激烈,各大廠商之間對于專利的爭奪也日趨緊迫,不但頻頻打響專利訴訟戰,而且也都在忙著收購專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谷歌收購摩托羅拉移動,以及在2011年包括蘋果、谷歌、諾基亞在內的各大業界巨頭對北電網絡所屬專利的爭奪。
其實對市場的爭奪理論上就是對技術、對平臺的爭奪,這兩者對于智能手機市場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演變至今天,原本只作為防御作用的專利技術卻突然變成蘋果、微軟、谷歌陣營相互打壓、遏制的殺手锏,這個現實不得不說非常殘酷。
原本只作為防御作用的專利技術卻突然變成各大巨頭相互遏制的殺手锏
尤其是在2012年里,各大系統陣營終端廠商之間的專利戰幾乎進入白熱化。先是蘋果就滑動解鎖技術起訴HTC與三星;再有微軟試圖強迫所有Android終端廠商支付相對昂貴的專利費;接著是諾基亞對HTC發起了32項專利相關的指控;然后是微軟和摩托羅拉在全球范圍內關于H。264的技術專利官司;同時近期蘋果與HTC、三星又掀起一股“剪不斷理還亂”專利糾紛,大有將“專利戰”進行到底的趨勢。
其實智能手機廠商為了保護自身創新技術,提高知識產權意識并無可厚非,但各大終端廠商過度在專利技術上糾纏,以此來打壓競爭對手,甚至遏制對手在產品研發上的進一步創新,讓整個手機行業陷入專利戰的泥潭中無法自拔,極度影響行業技術的創新發展以及用戶的感知,可以說是有百害而無利的,最終受害的也將是整個行業、消費者以及廠商本身。
專利戰爭,更多的是利益的較量,與創新無關。
專利技術在許多行業領域里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無論是傳統的機械制造業,還是新能源行業,專利制度的產生都能夠保護專利發明人的合法權益,進而起到鼓勵發明創造,推動產業以及社會的快速發展的作用。但目前手機行業混亂的專利大戰,與鼓勵發明創造、促進社會發展的專利初衷相去甚遠,更多的是利益的較量,與創新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