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中國騰訊控股公司正利用其龐大的社交網絡來吸引奢侈時尚品牌入駐微信應用,可能會在網絡零售領域開辟一條新戰線。法國奢侈品牌瓏驤(Longchamp)和英國博柏利(Burberry)已經開始在微信上銷售手提包和服飾。路易威登旗下紀梵希(Givenchy)和迪奧品牌正在微信平臺上通過閃購活動測試他們的商品需求。
挑戰阿里巴巴
奢侈品牌入駐微信的舉措是對阿里巴巴集團的一個挑戰,后者是中國電商行業的主導廠商。咨詢公司貝恩的數據顯示,今年中國在線交易額預計將達到人民幣6萬億元(約合8700億美元)。阿里旗下網站在2017財年處理的電商交易額超過5470億美元,超過了eBay和亞馬遜的交易額總和。
盡管微信上的奢侈品銷售還處于起步階段,但是騰訊吸引高端時尚品牌入駐微信的舉措屬于中國互聯網巨頭競爭不斷擴大的一部分。阿里、騰訊以及百度正突破各自的傳統業務,進軍支付、社交媒體以及電商領域。
一些奢侈品牌已開始在微信上銷售商品
瓏驤CEO讓·卡士格蘭(Jean Cassegrain)稱,客戶對于瓏驤在微信上的限量版手提包銷售反饋積極,該公司正考慮擴大在微信上銷售的商品組合。“不管怎樣,微信都會對我們的銷售作出重大貢獻,”他表示。
在奢侈品銷售面臨艱難環境的情況下,高端品牌正在重新思考他們的數字戰略。貝恩稱,2016年,全球個人奢侈品銷售額為2390億歐元(約合2670億美元),同比持平,但中國消費者在全球奢侈品上的支出首次下滑。即便如此,奢侈品牌在中國內地的銷量實現了增長,原因是奢侈品牌降低了商品價格,同時政府鼓勵國民在國內消費。
在美國,少量奢侈品牌已經開始在聊天應用等社交媒體上測試商品銷售。不過,騰訊在中國是利用圍繞著微信建立的龐大在線生態系統優勢來吸引奢侈品牌。微信的用戶超過9億人,他們不需要離開微信應用就可以預訂電影票、打車、支付水電費。今年,騰訊還簡化了在微信上發布多媒體廣告和開店的程序,使得該平臺對奢侈品牌更具吸引力。
騰訊總裁劉熾平在本月表示,微信在商業領域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
在線商品銷售也加劇了微信支付與市場領頭羊支付寶的競爭,后者由螞蟻金服在2009年推出。用戶在微信平臺上只能使用微信支付。就在2014年時,支付寶還控制著中國近80%的移動支付市場,但是今年第一季度已降至54%。研究公司易觀國際的數據顯示,包括微信支付在內的騰訊支付系統在第一季度的份額為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