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兩年的高速發展,千元級手機市場已經全面跨入了智能化時代,而隨著科技的進步,千元級市場的迭代周期也是越來越短。記得去年直到年中時分我們才看到首款真正意義上的千元級雙核手機(盛大Bamook S1),而到今年,目前就已經有多款千元價位的四核手機殺人市場了,不難想象,2013年將會成為四核手機的普及之年。
能讓四核手機這么快進入千元級價位,處理器成本的下降可謂功不可沒,除了去年主流級別四核芯片降價的一部分因素外,專為千元級市場打造的全新四核處理器的出現可以說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看到這里,很多網友可能不禁想問,專為千元級市場打造的全新四核處理器指的是誰呢?這就不得不說咱們今天的兩位主角,來自聯發科技的MT6589與高通的MSM8x25Q芯片了,目前上市的幾款千元級四核手機基本上都采用了這兩種芯片。
參考去年高通MSM7X27A與聯發科MT6575的情形,全新的MT6589及MSM8x25Q基本上很快將成為今年上半年內千元智能機兩大主流的芯片了。近期,很多朋友也總是將這兩款芯片作比較,那今天,筆者就讓兩款芯片來個最直接的性能PK,到底孰強孰弱下面我們就來揭曉答案。
今天我們的主題就是MT6589與MSM8x25Q的性能對比,那么還是先來了解一下兩款芯片理論數據上的差異吧,而為了讓對比更有參考性,筆者也是找來了去年最為主流的Tegra 3四核處理器作為參照。
通過下表,我們看到MT6589采用了基于ARMv7-A架構的ARM Cortex-A7處理器,而MSM8x25Q系列處理器將會包括兩款產品,分別為基于GSM/WCDMA網絡的MSM8225Q與CDMA 2000網絡的MSM8625Q,全部基于Cortex-A5架構設計。不知道各位網友有沒有發現,正如筆者提到的,現在到網上隨便一搜某款手機的評測,貌似總能看到它采用了XX架構的XX處理器,那么處理器的架構是什么呢?
筆者這里給大家做個小小的普及,架構其實是處理器的基礎,對處理器整體性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不同架構處理器在同等頻率下性能可能會相差2-5倍不等。直白一點說,架構就相當于一座建筑的框架,是整座建筑最基本的東西,至于日后建筑的高低以及舒適度就由處理器廠商自己所決定了。不過,由于架構是基礎,所以也需要設定一個上限,比如建筑最初設計可以是5層高,并可最多容納500人,最終成型的房子也必須要在這樣規定的范圍內,所以處理器的架構直接決定了它的性能上限。
Cortex-A7處理器架構圖
根據資料,MT6589的Cortex-A7處理器體系結構和功能集與Cortex-A15處理器完全相同,不同這處在于,Cortex-A7處理器的微體系結構側重于提供最佳能效,因此這兩種處理器可在big。LITTLE(大小核大小核心伴侶結構)配置中協同工作,從而提供高性能與超低功耗的終極組合。單個Cortex-A7處理器的能源效率是ARM Cortex-A8處理器的5倍,性能提升50%,而尺寸僅為后者的五分之一。簡單點說Cortex-A7處理器的特點是在保證性能的基礎上提供了出色的低功耗表現。
Cortex-A7架構與Cortex-A8架構性能對比
而相比之下,相比之下,MSM8x25Q的Cortex-A5處理器可以說是ARMv7-A指令集處理器中能效最高、成本最低的處理器,也就是最入門的一款處理器產品。Cortex-A5處理器推出時間較早,它更像是一款ARM用于早期處理器與如今處理器之間的過渡產品。所以,就處理器架構而言,MT6589要比MSM8x25Q先進不少。
而相比45納米的MSM8x25Q,MT6589還擁有更先進的28納米制程工藝,這讓MT6589在骨子里就要比MSM8x25Q、甚至是Tegra 3處理器更加省電。
俗話講光說不練假把式,所以筆者也就不能免俗的用性能測試軟件對MT6589與MSM8x25Q進行了測試,本次我們選用的是目前最新的安兔兔評測軟件3.1版本。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我們選用的兩部手機都采用了qHD分辨率及1GB RAM并搭載Android 4.1系統。
安兔兔評測是一個給Android手機、平板進行性能評測、跑分的軟件,它能一鍵運行完整測試項目,通過“內存性能”、“CPU整數性能”,“CPU浮點性能”、“2D、3D繪圖性能”、“數據庫IO”、“SD卡讀寫速度” 8項性能測試,對手機的硬件性能做一個整體評分,讓你對所有手機、平板性能有所了解。并可上傳分數并查看世界排名,通過世界排名查看分數高的機型,也可查看當前手機的排名位置,分數越高代表手機性能越好。
在1.2GHz的主頻下,采用MT6589及MSM8x25Q處理器的手機都得到了超過一萬的分數,已經接近了Tegra 3處理器手機的水平。
MT6589得分(左) MSM8x25Q得分(右)
通過查看詳細得分,我們不難發現MSM8x25Q與MT6589在CPU得分項上其實差距不大,而2000多的分差其實來自于3D繪圖性能項,那么兩款處理器在3D性能上的差距真的是這么大嗎?下面我們就來仔細研究一下。
眾所周知,PC設備運行3D游戲流不流暢,一方面依賴于中央處理器(CPU),更大方面上取決于圖形處理器(GPU)。而手機平臺同樣如此,之前單純依靠CPU來應對3D游戲,處理能力往往力不從心。隨著CPU的日益升級,也帶動了GPU性能的同步提升,目前智能移動終端已經能輕而易舉的運行大型3D游戲,豐富而華麗的特效可媲美PC效果GPU不僅僅針對3D渲染處理,準確地說還協助視頻編解碼、視頻拍攝回放和照片拍攝編碼等有關圖形的任務。
簡單說吧,在手機上我們眼睛所看到的顏色、形狀、位置等圖形信息必須經過GPU的“渲染”,如果沒有“渲染”,眼前只是一行行的代碼。GPU的“渲染”包括三角形輸出率和像素填充率。而通過上表,我們看到,PowerVR SGX544無論是在三角形輸出率還是像素填充率上都要大大高于Adreno 203的的。
三角形輸出率相當于建立圖形的模型結構(圖片來自網絡)
像素填充率相當于給圖形著色豐滿(圖片來自網絡)
現在我們看到了MT6589與MSM8x25Q在圖形核心規格上的差別,然而這兩款四核芯片在圖形實測的具體表現如何呢?接下來我們就用安兔兔3DRating來檢測一下。
安兔兔3DRating評測是一個專業的GPU性能測試軟件,和以往的安兔兔綜合性能測試不同,3DRating只偏重于設備中的GPU硬件的3D部分,而3D性能正是游戲軟件的主要性能。通過測試所得的分數越高,越說明設備的3D性能越好,也就能在此臺設備中運行相應級別要求的游戲軟件。
在同樣的540×960的原始分辨率下,MT6589的3D得分幾乎達到了MSM8x25Q的兩倍,分數上的差異也直接體驗在筆者手中的MT5689設備在運行最新的《神廟逃亡2》明顯比MSM8x25Q設備快上很多。
MT6589得分(左) MSM8x25Q得分(右)
而安兔兔3DRating評測軟件還可以讓設備測試限定在2048×1024分辨率下的3D得分,這就可以讓我們比較不同屏幕分辨率設備的3D能力。而在限定的分辨率下, 筆者手中的MT6589設備的3D得分也是大大超過了MSM8x25Q設備的得分。
MT6589得分(左) MSM8x25Q得分(右)
除了3D性能,圖形芯片的影音錄放及輸出能力同樣是非常重要的參數,從上頁的表格中我們看到MT6589可以支持到1080p(1080×1920像素)分辨率的屏幕顯示及視頻錄放,而MSM8x25Q則只支持到720p(720×1280像素)的水平。不過,就目前千元機的屏幕規格而言還很難出現1080p的產品出現。
MT6589支持1080p視頻錄制
MSM8225Q支持720p視頻錄制
通過實測,我們發現MT6589在視頻播放上的實力不俗,像筆者手中這個比特率高達45.6MB/s的1080p視頻MT6589設備也是能夠流拖放。什么?對這個高碼率視頻沒有概念,好吧告訴你,這個兩本半的視頻容量就達到了843MB。
MT6589能夠硬解并流暢播放碼率超過45.6MB/s的1080視頻
而MSM8x25Q雖然也能夠通過第三方播放器實現1080p視頻的軟解,不過在拖放時的流暢性并不客觀,經常會有卡頓現象出現,而軟解視頻也會帶來更大的功耗,使手機更加費電。
MSM8225Q需借助第三方播放器實現1080p視頻的軟解
總結:
總體來講,無論從運算效率、功耗控制還是圖形能力上,MT6589相比MSM8x25Q都有著一定的優勢。不過參考高通公布的產品線資料,采用Krait架構同屬28納米制程工藝的MSM8x26芯片也將投入市場,擁有 Adreno 305圖形芯片,支持1080p 攝錄和播放以及1300萬像素的主相機,并配備全新的WTR2605 多模射頻收發器。為了挖掘中國市場,針對中國市場的具體要求(主要是中國移動的特殊網絡制式)進行了優化,支持TD-SCDMA、CDMA 和 HSPA+ 等網絡制式。從各種參數上看,MSM8x26芯片才可以算是MT6589的真正對手。屆時,兩款芯片競爭勢必帶動千元級四核手機的迅速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