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消息 2月25日晚間,華為在2018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前夕正式面向全球發布了華為首款3GPP標準的5G商用芯片——巴龍5G01(Balong 5G01)和基于該芯片的首款3GPP標準5G商用終端——華為5G CPE。
華為此次發布的Balong 5G01是首款商用的、基于3GPP標準的5G芯片。Balong 5G01支持全球主流的5G頻段,包括Sub6GHz(低頻)和mmWave(高頻),理論上可實現最高2.3Gbps的數據下載速率,支持NSA(Non Standalone,5G非獨立組網,即5G網絡架構在LTE上)和SA(Standalone,5G獨立組網)兩種組網方式。
華為5G CPE分為低頻(Sub6GHz)CPE和高頻(mmWave)CPE兩種。華為5G低頻CPE重3kg,體積僅為2L,可在室內隨意擺放,其實測峰值下行速率可達2Gbps,是100M光纖峰值速率的20倍,不到1秒即可下載一集網絡劇,可以支持未來基于5G網絡的各類VR高清在線視頻、VR網絡游戲等各類高清視頻和娛樂應用,同時兼容4G和5G網絡。華為5G高頻CPE包含室外ODU(OutdoorUnit,數字微波收發信機)和室內IDU(IndoorUnit,接口數據單元)。
根據ITU(國際電信聯盟)定義的5G標準,5G網絡擁有高速率、廣聯接、低時延三大特點,可實現高達20Gbps的峰值下行速率、每平方公里聯接100萬個設備和低至0.5ms的時延,這意味著5G時代的通信不僅是人與人之間的聯接,它將拓展人的聯接到物的聯接即IoT ( Internet of Things)。面向2020年及未來,基于5G網絡的VR/AR應用、工業互聯網、無人駕駛和車聯網等增強型移動寬帶(eMBB)和物聯網(IoT)應用將隨著5G網絡的成熟獲得爆發式增長,預計到2025年全球聯接數將達到1000億,其中基于物的聯接將占到90%。
基于此,華為消費者業務同時發布了面向5G時代的終端戰略,將分別基于5G高速率、廣聯接、低時延三大特點,分別推出聯接家和人的CPE、Mobile WiFi和智能手機、聯接物的5G工業模塊、聯接車的5G車載盒子。據介紹,華為首款5G智能手機將在2019年四季度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