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季度,蘋果、三星兩大巨頭雙雙折戟中國市場,份額遭遇滑鐵盧,相對而言的是,國產手機交上一份亮眼的成績單。這離不開國產廠商的近年來技術革新和服務耕耘,但想維持長盛之勢實屬不易,還需全面提升產業鏈的把控能力。
國產手機內外開花
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三星出貨量為7800萬,從上年同期的23.3%降至20.7%;iPhone出貨量約為5200萬部,市場份額從14.8%降至13.7%。而中國三大智能手機廠商的整體市場份額為24%,華為居首,OPPO和vivo緊隨其后,其中,OPPO市場份額約為8%,同比幾乎翻了一番。買方偏好的轉變正在為華為、OPPO和vivo等中國制造商帶來積極影響。
同時,市場研究公司IDC發布的中國智能手機季度跟蹤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三大國產品牌華為、OPPO、vivo領跑中國智能手機市場,蘋果僅排第四。這是國產手機自2016年一季度以來,連續第5個季度在中國市場完勝蘋果、三星等國際品牌。
渠道方面,京東發布的《京東中國品牌發展報告》也顯示,在過去三年間,錘子、OPPO、vivo、小米等品牌在京東的銷售額平均增長超過了60倍,國產品牌智能手機強勢崛起。
不僅在國內市場領跑,國產手機在海外市場也成績顯著,在亞太地區占據超過60%的市場份額,在非洲及中東地區,以及拉丁美洲地區市場份額均超過30%,在相對發達歐美地區也占據超過20%的市場份額。華為、中興和TCL相繼進軍以歐美為代表的成熟高端市場,而小米、OPPO、vivo、金立、魅族主攻以印度、東南亞、中東等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傳音則占領以非洲為代表的初級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