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讓顯示屏能夠改變形狀,可能需要在顯示屏中安裝一個或多個可配置的節點。這些節點按矩陣排列在一塊柔性襯底上,根據用戶界面來決定顯示屏的形狀,比如形成各種圖案和紋理,凸顯用戶界面上的各種元素,提供觸覺反饋。
專利文件詳細列出了各種變形制動器,包括機電活塞、鎳鈦合金和壓電晶體等專用材料。雖然活塞形制動器可能更容易制造,但是能夠對熱、電、磁或其他刺激源作出反應的變形材料系統相對比較小,適用于精細安裝。
由于它們獨特的性質,形狀多變的制動器能夠在受到刺激時變形。根據材料、方向和刺激源的不同,這些組件可以拉伸、上升、延長或以其他的方式變形。
在另一些情況下,制動器還可以在受到刺激時傾斜、旋轉或改變位置,從而控制顯示屏的形狀。
與底層技術無關,不管需要變成什么樣的形狀,都需要所有的制動器齊心合力才能在顯示屏上方或下方形成特定的形狀??梢越邮艿淖冃伟ǜ叨?、寬度、長度、方向、配置、布局、紋理、模式、三維形狀和其他方面的變化。
還有一種應用方案是將變形設備插入其他的硬件解決方案中使用,比如MacBook的觸控板或iPod的觸摸屏。除了虛擬按鍵和與用戶界面有關的應用方案,制動器系統還可以被用來為顯示屏顯示的圖像創造三維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今日獲批的這項專利似乎需要比較大的表面區域,那樣才能布置足夠多的UI按鈕和應用圖標?;蛟S上面所說的制動器系統有朝一日能夠在精細電路的像素級分辨率上實現??赡苓€要使用各種高度的制動器,這樣蘋果就可以創造出一種類似于3D打印的動態起伏的表面。
蘋果最早在2008年提交這項專利的申請文件,因此蘋果不太可能在短期內將這項技術應用到正式產品中。然而,從這個概念可以看出蘋果正在研究其他的用戶界面。實際上,從第一代Mac到現在,這項研究從未間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