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也就是11月5日,楊元慶在微博上透露,Moto Z上市頭三個月銷量過百萬,實現了與iPhone初代類似的銷售曲線。聯想為我們擺出了一副心滿意足的樣子,但是這個銷量,真的夠用嗎?
楊元慶的微博使用了“新生兒”來描述他的Moto Z,但評論者多數不太買賬。而Moto Z是目前聯想移動方面的王牌,聯想一系列的工作也圍繞Moto進行,如任命銷售及人事出身、長期參與海外收購后管理的喬健來掌管聯想移動、計劃將整個聯想手機體系采用Moto品牌等等。也是在資本市場上最適合拿出來說的:提升整體品牌形象與售價、重塑聯想手機形象。在上周四的聯想二季度財報,也是16/17財年中期報告中,聯想是這樣描述的:
本集團已完善其策略,專注于中至高的價格,擴大其銷售結構及重置其智能手機在中國的業務……本集團的策略已見成效,平均銷售價格已開始獲得改善并因此推高銷售收入。本集團創新的新產品,如Moto Z,Moto Mods和新的Moto G,已獲得客戶具鼓舞和正面的評價,而且產品的使用率亦在增加。
縱然如此,本集團透過策略以精簡產品組合,帶動提升平均銷售價格,并專注于較高價格的產品,使收入在本財年第二季度因而獲得改善,季比季上升20%。
聯想也在講著一高一低兩個截然不同的故事。財報中特別提到,在亞太尤其是印度等新興市場增長特別強勁,而聯想在印度市場投放的機器,則主要是價格僅有Moto Z二分之一的Moto G或更便宜的聯想Vibe/K系列。
恰恰聯想今年在海外賣得不錯,讓聯想出貨量進了Top 5于是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估算:根據Trendforce二季度銷量統計,聯想手機共出貨1430萬部,聯想財報稱三季度(聯想第二財季)環比增長近25%,也就是1789萬部,其中Moto Z約106萬部,占比6%。銷量環比增長25%,收入增長20%,還加入了高端機,這只能說明——出貨量還有更多換成了更便宜的手機,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