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WC更適合手機廠商
從CES到MWC,兩個不同的展會對手機品牌的吸引力截然不同。
如果說手機廠商不怎么看好CES消費電子展,但它們對MWC卻是趨之若鶩的態度,是因為MWC的垂直性。
與CES消費電子產品云集的規模相比,MWC中文翻譯叫做世界移動通信大會,這個展會和手機等移動設備的關聯性要遠超CES。
MWC2015大會上,HTC One M9登臺亮相,三星提前發布S6/S6 Edge,金立將Elife S7送上了展臺,大神、聯想、努比亞、魅族、微軟、中興、IUNI、華碩、華為、黑莓等大大小小的品牌,也都對相應的產品線進行了更新;操作系統方面,勢力最大的Android之外,Windows phone、Blackberry OS、FireFox OS、Ubuntu和YunOS等移動生態也先后亮相。
軟硬件緊扣移動設備成為MWC和CES最大的不同,或者可以這樣說,CES上的消費電子品類太過于密集,在關注度方面無法和MWC世界移動大會這種垂直性和關聯性更突出的產業大會、展會相比。
打品牌的獨立發布會
手機廠商逃離CES展,做獨立的品牌發布會同樣是關鍵。
前面提到的蘋果谷歌,之所以不會主動的參加CES和MWC這兩個展會,是因為蘋果有固定的秋季新品發布會,而谷歌也有固定的Nexus新品發布會,相比密集的在展會上亮相,這種獨立的發布會在樹立品牌形象,聚焦關注度方面擁有獨一無二的優勢。
實際上,三星、LG這些廠商也都在嘗試做這樣的發布會,其中三星最為典型的就是每年9月份IFA展舉辦的UNPACKED發布會,華為是每年的5月份在歐洲搞一個全球發布會。
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現象,盡管都集中的出現在MWC或者IFA這類的展會上,但為了更進一步的聚焦外界的關注,越來越多的廠商偏向于在展會正式開始的前一兩天召開新品發布會。
都怪高通
對于一大波Android手機廠商來說,不能參加CES2016消費電子展,可能是因為受高通的牽連。
由于發熱的問題,加之解決發熱問題的時間關系,今年的高通驍龍810處理器把一眾Android廠商搞得焦頭爛額,以至于整個2015年度,除了自己做處理器的三星和華為,基本上沒有像樣的高通平臺旗艦。
驍龍810平臺的小米Note一直到5月份才開賣,而一加手機2一直卡到8月份,從價格上來看,高通給的成本價應該還不低,但這些都不是關鍵,關鍵是驍龍810讓大多數廠商不得不臨時調整產品規劃,臨時推出驍龍808乃至更低一個檔次的產品上,然后重點關注驍龍820。
只不過,同樣由于高通的產品規劃和上市節奏,搭載驍龍820的終端需要在今年上半年才上市,這基本上沒有給高通陣營的手機廠商預留參展的時間,如果趕得比較巧,且進度順利的話,MWC2016上第一波驍龍820的產品可能有機會拋頭露面,但如果進度比較慢,可能就得等到下半年的IFA2016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