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但凡對科技產品有所了解的人恐怕都聽過這樣一句話:索尼大法好。這句話往往用來形容索尼那些令人嘆服的黑科技,誠然這其中必有玩笑夸大的成分,但也恰恰說明了索尼產品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但是近日,索尼的掌門人平井一夫卻宣稱:“如果智能手機部門在下一財年無法實現盈利,則公司將為其考慮其他出路。”言下似有放棄智能手機這一重要陣地之意。
無獨有偶,以安全性著稱、曾作為智能手機主導品牌的黑莓手機也面臨這種尷尬處境。出席在Code Mobile大會的黑莓CEO程守宗透露,如果黑莓的智能手機業務在2016年無法實現盈利,該公司不排除放棄手機業務的打算。
難兄難弟
兩家公司都給自家的手機業務下了最后通牒,這也說明了目前兩家公司的手機業務目前都深陷盈利困難的泥潭,復蘇之路俱各艱險。
據索尼2015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索尼移動通訊業務的錄得營業虧損達229億日元,而銷售收入同比下降了16.3%,僅2805億日元。至此,年初預計390億日元的虧損額顯然是被嚴重低估了,于是今年7月,索尼對2015年移動通訊部門的營業預計虧損額調高到了600億日元,這一調整高出了年初預計額的53.8%。
據IHS Technology提供的數據,索尼手機的出貨量每個季度都在下降,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市占率大概僅有2.5%,比一季度降低0.2%。
據統計,目前全球只有8400萬用戶還在使用索尼手機,而索尼手機這幾年的年銷量都沒有超過4000萬部。
這顯然是索尼不能承受之痛,此前索尼堅稱“永遠不會出售或退出現有的移動業務”的話不知又能經得起幾番推敲。
作為難兄難弟的黑莓也沒好到哪去,或者只能說處境更加艱難。在經歷安卓和蘋果的崛起后,黑莓手機可以說已經走向了窮途末路。9月末黑莓公布的截至8月29日的2016財年第二季度的財報顯示,2015年第二季度手機銷量僅為80萬臺,比去年同期低1/3。
然而在正在舉行的Code Mobile大會上,黑莓CEO程守宗卻表示,一年內黑莓手機銷量要達到500萬。這是黑莓手機業務盈利的底線,或許也將成為黑莓手機的生死線。
聯想到去年黑莓為了改善公司的現金流狀況,決定出售300萬平方英尺旗下的房產資源,并縮減全球辦事處數量的決策,甚至還一度傳出被收購的傳聞,讓人不禁為之捏了一把冷汗。
很顯然,黑莓手機已經進入到了危急存亡之秋。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
救亡圖存
2016財年顯然將成為索尼盈利的關鍵一年,而索尼依舊希望通過削減成本的方式實現智能手機業務的盈利。索尼高層也曾對日媒表示,索尼智能手機業務計劃在2016財年通過削減900億日元的成本來減輕負擔。
根據《華爾街日報》2014年的數據:索尼的手機業務在歐洲、東南亞和日本表現相對較好,分別占到其銷售額的34%、27%和23%,但是在全球最大的兩大智能手機市場中國和美國,銷售額非常有限,分別只占到了手機部門總收入的3%。
很明顯,手機部門,尤其是中國區,在索尼中一直扮演著“拖油瓶”的角色。為應對危機,索尼移動已經決定削減手機的產品線,減少銷售索尼手機的地區,而這兩項措施帶來的結果自然是大量的裁員。去年索尼移動決定大幅縮減中國市場智能手機業務,并隨即進行了700~800人規模的裁員,引發了中國員工的抗議示威活動。
此外索尼還選擇退出了中國定制機市場。看來在智能手機市場格局已經成型的局面下,面對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銷售市場,索尼也只能望“蛋糕”而興嘆了。
當然,節流的同時索尼也在探求開源之道。
就在今年4月,沒有一點點防備,也沒有一絲顧慮,索尼就這樣發布了2015年的旗艦手機——索尼Xperia Z4(隨后更名為Xperia Z3+),這場“短促突擊”的小型的發布會只在日本舉行,而發布會前,沒有官方消息稱將發布新產品,也沒有什么發布會邀請函之類的。像索尼這樣的大廠如此“直爽”地發布自己的年度旗艦作品實在堪稱罕見。
和意料的一樣,該機發布后,不僅外界各種吐槽,就連索尼粉們也倍感失望。這種粗線條的行為之下,很難不讓人猜疑:索尼是真的要放棄手機業務了。
而就在一個月之前,索尼剛剛在柏林發布了以索尼Z5為代表的三款不同定位的智能手機,并在智能手機中首次引入了4K級別顯示屏,這可以稱得上是索尼這兩年來最為激進的升級之一。登陸臺灣后,還找來周杰倫作為新旗艦的代言人,看來這一次索尼非常重視Z5的銷量。
當然,無論何種出路,留給索尼智能手機的時間都不能稱多了。作為索尼痛腳的智能手機業務,將在剩下的時間內面臨實現盈利的巨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