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也會含有有毒的化學物質嗎?近日,在制造商對它們的“秘方”守口如瓶的情況下,美國環(huán)境健康非營利組織生態(tài)中心創(chuàng)建的Healthy Stuff網站和拆解網站Ifixit對市場上36種手機進行了拆機,分析了它們的化學成分。結果顯示,即便是在此次研究中表現最好的手機也含有危險化學物質,這些物質和先天缺陷、學習障礙等健康問題有關。
手機部件有多“毒”?
手機看起來光鮮亮麗,其內部零件卻往往隱藏著很多看不見的有毒或有害物質,例如阻燃劑、PVC、聚氯乙烯,溴,以及鉛,汞,鎘,鉻等金屬物質。
兩個機構的研究人員將這幾十種手機的零部件用X線熒光光譜測定法(一種確定材料化學成分的方法)進行檢測,對手機各個部件(如屏幕、電路板等)中化學物質含量進行測評,及綜合測評。根據對12種最常見有毒化學物質在手機中的含量進行評分,最低零分、最高5分,得分越低,手機的綠色環(huán)保性能越高。
最終的綜合測評結果顯示,有6種手機屬于“低風險”,其中包括蘋果最新推出的iPhone5;24種手機為“中等風險”;剩余6種手機為“高風險”,包括諾基亞的N95和蘋果的iPhone 2G。
但值得注意的是,綜合測評表現良好并不意味著在其他標準測評中表現良好。例如三星Reclaim系列手機雖然整體風險性較低,但在砷含量這一項卻屬于高風險產品;而36種手機中,有24款手機在銅含量上都屬于高風險范疇。
被檢測的36種手機都是在過去5年中推出的,覆蓋了蘋果、三星、黑莓、LG、諾基亞、摩托羅拉、HTC等10種常見手機品牌。美國生態(tài)中心研究主管、HealthyStuff網站創(chuàng)始人杰夫·吉爾哈特解釋分析結果時說,即便是在此次研究中表現最好的手機也含有危險化學物質,這些物質和先天缺陷、學習障礙等健康問題有關。
值得欣喜的是,研究發(fā)現新款手機比老款更為“綠色環(huán)保”,新一代手機的整體表現比2007年面世產品的表現要高出約33%。其中在所有的行業(yè)領導者中,蘋果公司iPhone系列產品的改觀最為明顯,它的iPhone2G是表現最差的產品,各種有害物質含量最高,而新一代iPhone5和去年推出的iPhone4S都是表現最好的產品。
此外,蘋果、三星、索尼等大廠商都開始使用更為安全、環(huán)保的原材料,如使用危險性小的樹脂材料、阻燃劑、使用不含汞的液晶面板和不含砷的玻璃、使用不含溴和氯的印刷電路板、以及簡化產品設計以減少布線的需要等。
專家指出,涉“毒”成分的高低往往與制造商所選用的材料、工藝設備、生產流程以及設計方案有關,蘋果公司在過去5年逐步減少有毒化學物質的含量,令iPhone5僅含有極少量的有毒物質,就恰好說明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