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么一撥人,他們有著極其敏銳的商業嗅覺,并且行事低調,在蘋果二手產業鏈中占據著絕對優勢的位置,強勢的話語權甚至會影響到整個市場的價格波動。
看上去他們做的是小生意,有時候甚至需要靠零部件賣錢,但從官網上提供的數據來看,年營業額超過2億美元的規模讓你不得不重新認識眼前這些看上去有些“簡陋”的公司。
在4月10日本報刊登的報道《二手蘋果哪家強?》中曾提到,隱藏在蘋果二手產業鏈上游的大賣家主要是位于香港地區的30多家拍賣行。據不完全統計,每天全世界有5萬~6萬部舊iPhone通過正當途徑被回收,其中20%會被美國10家左右的保險公司買走,而剩下的80%都會流入中國香港進入拍賣行,然后再通過拍賣競價的形式流入內地和其他東南亞國家。
記者近日走訪了部分這些隱藏于香港鬧市一角的拍賣場所,試圖揭開一個更加真實的蘋果二手產業鏈市場。
“需求選擇了香港,在香港有30多家拍賣行,幾乎每天都會有二手蘋果機的拍賣,集中在香港的紅磡地區,而大部分的買家除了華強北,還有小部分是一些海外的批發商。”愛鋒派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國輝對記者表示,這些二手機按照“成色”被區分為ABCD幾個等級,從日本過來的可能是A級,屬于比較好的級別,而美國過來的可能是B級,每個等級會按照功能和破損的程度相差一兩百元。
本報記者在香港九龍尖沙咀柯甸魯7-9號煥利商業大廈里找到了一家叫做“光義有限公司”的二手蘋果手機拍賣行。根據樓下的公司欄介紹,這家公司占據著這棟大廈其中的六層,二手機、十四天機被分門別類,放到了這家公司不同的辦公樓層。
在五樓的電梯門口,記者就能看到光義公司針對二手手機的拍賣場所——不到50平方米的兩個房間相通,一個房間只擺放了幾個辦公夾板桌,而另一個方面放置了大批被打包的貨物。
現場工作人員告訴本報記者,由于不是交易日,拍賣行的客商并不多。而記者在現場只看到,只有兩三個非洲面孔的商人在相互交談。
胡國輝此前向本報記者描述了二手機交易的過程:從美國正規回收商人那里回收來的手機放在拍賣行,包括華強北在內的買家需要在5點前就要給出一個對某一批次的價格,大概六七點的時候拍賣行會告訴你誰是贏家,結束買賣之后,這些二手機可能又會通過“華麗轉身”繼續在內地市場上以高價售賣。而對于中間的差價,以4月10日的價格為例,一部iPhone5S美國一級回收商的價格大概在175美元,合1356港元,而到了香港拍賣行大概是1800港元。
而在現場光義公司的介紹欄中記者注意到,包括現場競價在內,這些拍賣行還有其他三種銷售模式:現貨議價模式、來貨預售模式以及為客尋貨模式。
“我們還是比較傾向于客戶自己到現場看貨,不然出現什么問題可以自己當場就看到。”現場的一名工作人員對本報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