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0日,蘋果公司市值在超越微軟、IBM和英特爾后,再次超越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一躍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專家指出,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當前消費者對科技公司及其產品的具體需求,而蘋果正是精準地抓住消費者的深度需求,以變革性產品——iPad 和iPhone的強大號召力,形成在市場上所向披靡的局面。
2011年,8月15日,Google以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通訊,這項收購有助于Google進一步強化安卓生態系統,從而提升在移動互聯網行業的競爭力。變革的戰略思維讓Google掃除了專利之路上的障礙,讓其開始進入“軟硬兼施”的移動互聯新時代。
2011年,8月16日,中國互聯網領軍人物雷軍,發布了他二次創業的“小米手機”。雷軍表示,“小米并非想靠硬件盈利”,而是在從產品開發、用戶互動、商業模式到生態鏈建設各個層面貫徹 “互聯網的思維模式”。小米手機不滿足于終端的產業變革模式,再一次驗證了幾年前業界觀點,未來——屬于移動互聯網。
無論是成功問鼎全球第一市值蘋果,走軟硬延伸整合之路的Google,還是異軍突起的小米手機,他們的行動都彰顯了“求變”二字。力圖改變的決心讓他們努力從原來的產業中去發現新的商機。
2011年,9月6日,騰訊在北京舉行了騰訊應用中心的品牌發布會,在發布會上騰訊公司正式對外發布了騰訊應用中心品牌戰略,并和與會的專家、開發者和廣告主等共同探討中國移動互聯網應用平臺的發展。“全平臺”概念的首創,變革的商業思維,讓騰訊的發展步伐邁向移動互聯網應用的新時代。
而在此前的6月和8月,騰訊已經分別舉行了QQ手機管家和QQ通訊錄的新品發布會。
變革,成就移動互聯的日新月異
在2011易觀移動互聯網博覽會上,易觀國際的報告預測,2013年移動互聯網用戶數將突破7億,市場營收將達到6000億左右。用戶數量增長的同時,移動互聯網用戶主動需求日趨旺盛,間接引導移動互聯網應用服務的快速發展。易觀國際預計,2011年移動互聯網產業將出現井噴效應,成為超過電子商務產業熱度的經濟領域。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騰訊應用中心應時而生。通過優化整合應用平臺的產業鏈,與合作伙伴確立共享的合作理念、共贏的價值觀,使得騰訊應用中心能夠進行從產品到服務,從開發者到廣告主更深層次的戰略整合和優勢互補,打造更堅實,更長遠的共建共享之路。
縱觀國內外互聯網發展趨勢,全平臺的網絡應用,符合今日國內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趨勢和意愿,也切合用戶的習慣和需求,已經成為移動互聯網發展的新趨勢。
變革,助力合作伙伴
過往的移動互聯網應用行業,終端廠商和互聯網服務提供商依靠自身的資源優勢來延伸產業鏈,都獲取了一定的市場。運營商也在看到巨大商機后進入,期望在語音市場份額之外鎖定更多用戶。雖然市場被炒得熱火朝天,但多方的介入勢必造成了行業的亂象頻發。處在產業鏈上游的開發者,重心從應用產品開發傾向了渠道維護上,在產品上的獲利也不多。而廣告主的投放效果很不理想,投放數據很難統計,并且性價比極低。
在這樣的僵局下,騰訊通過優化整合應用平臺產業鏈,以開放的心態,與開發者和廣告主共同打造一個共建共享的領先下載平臺。讓處在產業鏈核心鏈條的合作伙伴不僅看到應用平臺快速,健康發展的曙光,而且還能分享變革所帶來的豐碩果實。
變革,打造最懂用戶的全新平臺
騰訊正致力于打造最具影響力、最懂用戶的移動應用平臺。
首先,騰訊應用中心現已通過手機網站、手機客戶端等多種形式,在web版、wap版、客戶端、高端觸屏版全面鋪開,旨在為國內移動應用用戶提供全方位、多平臺的海量移動應用下載服務。
除此之外,騰訊應用中心還積極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重點推出創新特色功能,如個性化推薦、社區化和關系鏈,并加強移動應用展示、應用下載管理、收藏、分享等基礎功能的體驗。
其次,騰訊所倡導的豐富、好玩、貼心的理念已被廣大用戶接受。在過去一年,騰訊應用中心上的應用下載次數超過30億。數據不僅體現了騰訊應用中心的品牌號召力,更是反映出用戶對優質、安全移動生活的向往。
將來,在力圖求變的商業思維引導下,騰訊應用中心還將根據行業變化趨勢進行怎樣的變革不得而知,但騰訊應用中心品牌的打響,正和很多科技公司一起,為移動互聯網這個行業帶來更多的積極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