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虛擬運營商的加入,通信領域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電信“三國殺”的場景將逐漸成為歷史。虛擬運營商高喊著資費低廉、流量不清零、套餐自由組合甚至免費試圖打破三家巨頭之間的格局,而三家傳統運營商也并不示弱,紛紛在近期來了一次資費下調的實際行動。下面就來看看到底哪家的資費更適合、更省錢。
中國移動4G套餐58元起
中移動在5月15日推出其4G資費新政策,流量單價最高降幅達五成。很明顯,中移動試圖通過此次價格調整來吸引更多的用戶使用其4G套餐。
4G流量套餐
4G語音套餐
4G數據業務套餐
看得出來,中移動確實是拿出了誠意,30元500M流量包,降低了4G套餐使用門檻。4G飛享套餐增加了多項中低檔位的套餐,最低檔位套餐從88元降低到58元。4G資費中流量單價最高降幅達50%。此外,中移動還規定,2G /3G套餐外流量資費統一下調為0 。29元/M B。用戶可授權4個親友分享4G套餐流量,每人每月收取10元功能費。
只不過,中移動此次價格調整,消費者是否買賬,還得走著瞧。
中國聯通4G套餐降至48元
嘗到了3G甜頭的中國聯通,自然不會在此番競爭中落伍。事實上,在中移動的5.14資費新政之前,中聯通的4G資費套餐起步價比其還便宜兩元。
據了解,中國聯通已經宣布在5月17日啟動第三屆“網購節”,首次推出自由組合套餐,用戶可自由選擇、隨意組合資費元素組成個性化套餐。其中,流量套餐包全部打八折,1G套餐包價格降至48元,套餐外流量則降為0.2元/M。
中國聯通的4G流量套餐共9檔,其中最低的一檔套餐月費為8元,包含100M國內流量。國內語音套餐起步價為32元,包含200分鐘國內通話。最高的一檔流量套餐232元,對應11GB國內流量。
中國電信暫無4G通信業務
由于沒有盼來工信部發放的FDD牌照,中國電信只能“默默垂淚”。對于中國電信來說,由于CDMA2000與TDD的網絡融合問題,所以其至今也沒有發展出4G手機網絡服務,只有4G網絡TDD數據終端服務。
雖然中國電信暫時未開通手機4G通信業務,但中電信還是推出了天翼4G上網卡套餐。這個套餐分為月付70元、100元、130元、200元以及280元共5檔,分別對應每月1GB、2GB、3GB、6G B以及10G B流量。此外,中國電信還推出半年卡和年卡套餐。
順便說一句,中國電信Q1財報顯示,其移動用戶累計流失238萬,僅3月份就流失了180萬,移動終端銷售收入為90.38億元,同比下降2.1%。由此可見,中國電信對FDD牌照是多么地期待。
京東通信并不比傳統運營商便宜
2013年12月,京東通信獲得工信部頒發的國家首批虛擬運營商牌照,與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兩家基礎通信運營商合作提供移動通信服務。
今年5月15日,京東通信正式啟動轉售運營業務,主打“無套餐、無合約、無最低消費“的簡單資費套餐。京東通信170號段于5月17日預約售號,5月28日正式發售。京東通信實行全國統一資費標準:語音0.15元/分鐘、流量0.15元/M、短信0.1元/條、服務費10元/月。此外,京東通信資費計劃進入資源時代,就像交水、電、煤氣費一樣,隨用隨交。
事實上,京東通信公布的資費性價比并不比傳統運營商的資費高出多少。如果用戶每月使用500分鐘通話和500M流量,按照京東通信的資費標準需要150元,而按照傳統運營商公布的新的自由組合套餐資費,同樣的通話和流量大約只需要100~120元。
話機世界月套餐29.9元起
4月10日,虛擬運營商話機世界在國內首發了“170號段”,還發布了11種系列套餐,套餐每月消費29.9元~399.9元的之間。
編輯翻看話機世界的資費套餐發現,話機世界的這11款套餐中,除了起步價較低之外,相比傳統運營商而言,價格優勢并不十分明顯。拿話機世界59.9元檔套餐與中移動50元4G上網套餐相比,其包含260M流量和100分鐘語音通信,而中移動的58元飛享套餐則包含500M流量和50分鐘語音通話。
看來,虛擬運營商要來“攪局”,還須多多努力。
蘇州蝸牛個性業務包避免不必要花費
4月10日,蝸牛移動發布虛擬運營商品牌“免”,并發布“999免卡”,以399元的低價進行了首輪的預售。“999免卡”用戶可享全國電話半年免費打,贈送半年3GB全國流量,無套餐、零月租,流量兩年不清零的資費服務。5月17日,蝸牛移動宣布,“999免卡”將于5月21日開始放號。
此外,蘇州蝸牛公司又推出了語音包、流量包等5個業務包。免卡業務包包括8元包60分鐘全國通話的語音包,價位上普遍低于目前三大運營商。比如中國電信提供的積木套餐,語音一欄最低檔次為19元包100分鐘國內通話,平均價格0.19元/分鐘。相比之下,免卡語音包0.13元/分鐘的價位顯然實惠不少。另外用戶可以重復訂購語音包,16元訂購兩次包120分鐘,24元三次即可包180分鐘全國通話。
其他可供用戶選擇的業務包還包括:5月包50條國內短信的短信包(不含彩信),3元包10MB全國流量的流量包,10元包10分鐘的呼叫轉移業務包,以及6元包10條國內彩信的彩信業務包。
用戶可以真正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個人需求,自主搭配各種業務包,這樣就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用戶不必要的花費,而這在目前基礎運營商的固定套餐模式中是根本無法想象的服務。
阿里巴巴“親心”6月上線
阿里通信5月12日對外正式發布了其互聯網通信品牌“親心”,并正式開放了“親心卡”的號碼預約。據悉,“親心”業務將會在6月份正式上線。
據悉,阿里通信的SIM卡將具備四大特色,分別是資費套餐不算計、產品設計不將就、用戶特權不簡單以及客戶服務不煩心等等。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阿里承諾每個月話費花了多少就是多少,資費套餐透明而且簡單,保證用戶花費的每一分錢都沒有浪費掉。
是否會讓用戶浪費一分錢,讓我們6月拭目以待。
結語:
通過傳統運營商與虛擬運營商這一輪資費對比不難發現,虛擬運營商之前鼓吹的價格優勢并沒有兌現,相反,可能還略高于傳統運營商。僅僅通過一些價格“口水戰”就想拉攏消費者,顯然是行不通的。
在電信產品品牌類中,性價比是推動品牌推薦的最重要因素。要與傳統運營商“卡位”競爭,虛擬運營商必須通過有效的運營模式快速地把價格降下來,這樣才能獲得競爭優勢,唯有如此,才能更快地獲得用戶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