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名為《這一刻》的短片集將代表內地電影新的嘗試。
這部由田壯壯擔綱藝術總監,分別由8位青年導演賈樟柯、王小帥、孟京輝、劉浩、小江、孫小茹、李虹、姜麗芬執導的短片集,已在6月初制作完成。這8位導演分別以《這一刻》為主題,獨立拍攝大概3分鐘的片段,整個短片集片長初剪大概為24分鐘。與其他電影不同的方式在于,《這一刻》將首先在7月通過手機及網絡下載在全國公映。這將是中國第一部首先脫離院線而利用新媒介平臺公開放映的影片。
除了賈樟柯、王小帥、孟京輝
另外,按照陳偉明的設想,7月初這八部制作完成的短片通過手機、網絡,正式與觀眾見面是“為傳統電影與技術找一個合作的平臺”:“而后是個互動的過程。由觀眾評選出他們最喜歡的短片,我們會再投資,制作一部真正的電影長片作品。而且,觀眾也可以加入到影片的創作中。他們可以根據短片發揮合理想象,寫出劇本,讓那些導演去拍攝。”
據悉,韓國釜山電影節的選片人員已經看過了《這一刻》,他們將邀請這部系列短片在今年的釜山電影節上進行特別展映。
新技術催生新模式
在不久前的上海電影節的金爵論壇上,有韓國專家提出,可以利用手機看電影只需要支付一元錢的“價廉”優勢,大力推廣那些在電影院中不被觀眾接受的國產電影。對此陳偉明希望中國內地嘗試合理運用這些新技術:“在韓國,用手機看電視電影,已經很普遍了。而在中國,根據我們的調查,手機高端用戶達到2000萬,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以每年30%的速度遞增。手機電影在中國的潛在市場,需要有人去開發。”
網絡編輯張海律認為,現在傳播新模式不再是技術問題,而是意識問題:“網絡的出現使得技術遠遠超出了現有的模式,這很大程度上和想象力有關,這部電影只能算是一個嘗試,但是趨勢肯定是不可避免的。”他認為網絡電影很有可能成為一部電影的又一個主要贏利點:“你看現在已經有網吧院線了,誰能保證沒有一個手機院線呢?特別是3D技術的使用,這些都是可以實現的。”
事實上,新技術已經在其他領域產生深刻影響,特別是網絡音樂對流行音樂的沖擊。太合麥田在去年買下了刀郎的新技術版權,現在收益已經過百萬。太合麥田的老總宋柯說:“現在我們旗下的許多歌手在網絡上的收益幾乎已經和唱片銷售收入持平,而且很有可能超過唱片銷售收益。”DV的普及,網絡下載一度認為電影的死敵,但現在看來它們也意味著其他可能。隨著《這一刻》的出現,內地電影的新技術時代也意味著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