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曾經在論壇上發過一篇帖子討論“唔”字的筆畫輸入法的問題。
如果輸入 豎,右折,橫,橫,豎,右折,橫, 之后會找不到“ 唔 ”字,但是如果輸入 豎,右折,橫,然后選口字旁,再輸入 橫,豎,右折,就找到“ 唔 ”字。
后來發覺,這個說法是錯的。其實按第一種方法也能找到“唔”字,只是在第二頁的候選字中。這令我發現了另一個問題。為什么用第一種方法,不能繼續輸入筆畫,讓“唔”字跑到第一頁。經過我多翻嘗試,發現了:原來用筆畫輸入法,每次最多只支持輸入 七個 筆畫或部首。
這也就是說,如果有一些字前七畫在輸入時都一樣的話,那么將不能繼續輸入后續筆畫達到區分不同字的目的。例如前面提到的“唔”字和“呵”,“昌”,“映”,“冒”,“喇”等字,前七畫輸入都一樣,于是令“唔”字出現在第二頁。
要避免這種找不到字,或者難找到字的情況出現,可以采取的辦法是多選部首。因為對于上面提到的“七個”的這個上限,一個部首只算一個筆畫,所以即使是一些簡單的部首,像口字旁,木字旁這些,盡量在出現時選上,從而增加其后可輸入的筆畫數。
我個人目前發現一個例外情況,足字旁,找不到這個部首,但是光輸入這個部首就已經用了七畫……所以如果要輸入足字旁的不常用的字,慢慢翻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