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妖嬈,想要輕易用影像捕捉到卻并不容易;攝影的本源在于善用光線,而夜景卻是個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不過今年推出的智能手機都在著力解決這一問題,從HTC One的UltraPixel到諾基亞一直延續的PuerView、甚至高端機普及的索尼堆棧式CMOS都在志同道合的朝著更多的進光量和更好的弱光效果而努力。
作為一款主打超薄與拍照的手機,之前的評測當中我們發現OPPO R809T的夜景拍照也像白天一樣可圈可點;至于在目前的拍照手機領域能夠達到怎樣的高度,我們這里于是請出了媲美弱光拍攝神器的HTC One與一直以來的手機影像界標桿iPhone 5來一起跟它做個對比。
OPPO R809T夜拍對比HTC One/iPhone 5
其中OPPO R809T的后置攝像頭為800萬像素,采用F2.0超大光圈,CMOS元件尺寸為1/3.2;5P模組的鏡頭加入了藍玻璃濾光片,可以更好的防止眩光。前置攝像頭也采用了88°大廣角和F2.0大光圈的200萬像素規格,支持1080P錄攝,并且支持美顏功能。至于HTC One跟iPhone 5我們已經非常熟悉了就不多介紹,幸運的是三者在最通用的概念——像素上還是比較統一的。
拍照功能檢測
拍照功能
相對于原生系統能夠對銳度、色度等進行詳細調整之外,OPPO R809T改動較大的固件在拍照功能方面還是比較偏傻瓜的,調節功能不多、偏向自動拍攝,只需要選取相應的模式就可以。下面我們采用幾種場景的實拍樣張對比來實際比較一下三者的“弱光”以及“夜景拍照”的效果。
復雜光線夜拍效果對比
有過單反使用經驗的朋友都該知道,相對于晴空萬里的可以使用幾千分之一秒快門、ISO開到最低的優異光照條件來說,室內或者夜景的拍照無疑是個噩夢;除了ISO可以開到極高的高端單反之外,大多數入門及中端單反為了畫質考慮還是寧愿犧牲點兒快門速度、或者用腳架的好。
而對于手機就不同了,除了專門的三星GALAXY Zoom這樣的東西,快門、光圈這些參數通常是不可調整的;最可怕的是快門速度也是提前未知,我們能做的只有盡量穩住。話不多說,讓我們從室內開始對比三者的拍照效果。
焦距:4mm 光圈:f/2.0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16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4mm 光圈:f/2.0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17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5mm 光圈:f/2.4 ISO感光度:500 曝光時間:1/15 曝光補償:EV 白平衡:自動
文中所有的樣張順序為OPPO R809T、HTC One和iPhone 5;均提供原始exif信息供參考。首張樣張的光線亮度尚可,只是分布有些復雜。三者我們都采用了最傻瓜的方式——自動對焦和自動測光,雖然參數上看三者非常接近,但是畫面表現還是有些差別。
中間HTC One的表現不盡如人意,在參數與其他兩部手機類似的情況下,可能是由于超像素技術的進光量較大,燈光處有過曝現象;雖然同時提亮了底部植物的亮度使其細節更加豐富,但是稱不上對整體光線把握良好。OPPO R809T以及iPhone 5都是不錯,前者色溫較低,畫面偏暖。
第二張樣張我們采用了手動對焦,對焦點為紅色燈箱。雖然采用了手動對焦的方式,三者的畫面表現還是差別較大
焦距:4mm 光圈:f/2.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33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4mm 光圈:f/2.0 ISO感光度:320 曝光時間:1/19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5mm 光圈:f/2.4 ISO感光度:250 曝光時間:1/20 曝光補償:EV 白平衡:自動
OPPO R809T為了保證燈箱曝光準確,隱去了上下大部分細節;HTC One仍然整體亮度最高,導致燈箱有些偏色,而iPhone 5相比而言效果還是最好的。至于大家所關心的“像素”問題,在三款手機最高僅有800萬、而且是拍夜景的情況下,三者放大的效果幾乎全都是慘不忍睹的,這里就不對比100%原始大小的區域了。
焦距:4mm 光圈:f/2.0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16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4mm 光圈:f/2.0 ISO感光度:500 曝光時間:1/14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5mm 光圈:f/2.4 ISO感光度:500 曝光時間:1/15 曝光補償:EV 白平衡:自動
這里我們依然選擇手動對焦,對焦點為左下角的“新中關購物中心”logo;整體而言以OPPO R809T的表現最佳,logo的顏色比較準確沒有泛白和顏色衰減,而且右側也保留了一部分燈火通明的建筑物。
極暗環境夜拍效果對比
排除了前面建筑物的燈光照射,下面我們將拍攝場景轉移到了更加黑暗的地方;僅有一兩個廣告燈箱的軟光照射;首張樣張采用全自動模式,由于默認對焦點都在中心,我們可以認為我們想要保留的地方為畫面中央區域。
焦距:4mm 光圈:f/2.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0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4mm 光圈:f/2.0 ISO感光度:160 曝光時間:1/59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5mm 光圈:f/2.4 ISO感光度:50 曝光時間:1/20 曝光補償:EV 白平衡:自動
如果看兩邊燈箱的話,HTC One白的幾乎看不見了,當然我們需要的不是這部分;不過HTC One過多的進光量仍然導致了畫面中央區域亮度有些過高,比如在其他兩部當中都算清晰的左側櫥窗中的模特,在HTC One當中就消失一半了。因此整體表現仍以iPhone 5最佳,OPPO R809T略偏暖,但光線控制很到位。
焦距:4mm 光圈:f/2.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0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4mm 光圈:f/2.0 ISO感光度:125 曝光時間:1/12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5mm 光圈:f/2.4 ISO感光度:64 曝光時間:1/60 曝光補償:EV 白平衡:自動
第二張樣張當中HTC One表現就比較準確了,基本上跟iPhone 5在同一層次;OPPO R809T略有中心偏紅。三部手機的樣張ISO都不高,因此畫面都非常純凈。
最后我們將視線轉移到了一家臨近打烊、室內燈光非常微弱的餐廳;可以說OPPO 809T在表現該場景當中完勝,自動提亮了真實場景的光線,使得畫面層次非常豐富;而HTC One以及iPhone 5要么過曝要么欠曝,都不理想。
焦距:4mm 光圈:f/2.0 ISO感光度:800 曝光時間:1/14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4mm 光圈:f/2.0 ISO感光度:800 曝光時間:1/9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5mm 光圈:f/2.4 ISO感光度:800 曝光時間:1/15 曝光補償:EV 白平衡:自動
觀察到這張樣張當中三者同樣開到了800的感光度,對于手機來說已經算較高的水平;至于在如此的高感下三者的噪點控制如何,讓我們來比較一下細節。
細節及噪點比較
從左至右依次為OPPO R809T、HTC One以及iPhone 5,HTC One占了像素不高的優勢看起來最干凈,OPPO R809T次之效果也不錯,iPhone 5倒是噪點較多而且畫面偏暗。
綜合來看OPPO R809T已經具備了此價位下不俗的拍照實力,無論是復雜光線還是光線極其微弱的環境拍照效果表現都不錯;相比HTC One以及iPhone 5這些以往的拍照能手也是不落下風的。當然夜拍對于手機的要求還是不低,下面我們來看看有什么方法能夠動用自己的力量來讓夜拍的畫質更加出色。
善用手動對焦與曝光補償
攝影就是用光,這個普遍的道理似乎并不被多少新手知道;因此趁著本次專門針對于弱光環境拍照對比的機會,向大家介紹一些可以用于手機的弱光拍照技術。
智能手機通常沒有單反相機那樣強大的對焦系統,因此你如果不發號施令,它只能傻乎乎的對著畫面中央測光與對焦;白天還好,夜景這樣光線復雜的環境當中就不好辦了,如果某個區域特別亮而某個區域特別暗,這就比較為難手機了。
保留中間就不要顧及兩邊的曝光準確度
因此善用“手動對焦”是個最明智的辦法,想要保留哪部分區域就手動點擊取景框的那一部分,按照手機的設定通常就會去對那一部分測光和對焦,因此你所保留的部分才不會出現過曝或者欠曝的現象。
光線繁多的地方我們見到最多的就是眩光、以及光線溢出的問題;手機此時為了保證暗部的細節,難免會讓亮部過曝;如果你并不需要那么多的暗部細節,而尤其需要畫面純景整潔不能有太多眩光加入,那么適當采取調整“曝光補償”的做法會很有用處。
善用曝光補償降低自動測光亮度
具體操作為,在有“曝光補償”功能的手機上面對某個場景測光完成后,適當減一二檔曝光,所記錄的畫面雖然不像之前那么光線充分,但是相對來說能夠保證眩光問題不出現。
HTCOne |
HTC手機 | |||||||||||||||
|
OPPOR809T |
OPPO手機 | ||||||||||||||||||||||||||
|
|||||||||||||||||||||||||||
|
蘋果iPhone5 |
蘋果手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