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今年總共有兩次比較大的動作,第一次就是在年初的時候,推出以LT26i為主打的 Xperia系列智能機,并且以獨到的設計及出色的多媒體功能,給當時沉悶的Android智能機市場帶來了新鮮感,并且在當時,Sony LT26i作為少有搭載雙核處理器的智能機,還是吸引了不少眼球的。
然而到了第三季度,各大廠商的四核產品開始涌現,但是Sony依舊按部就班打算在雙核市場開拓新天地,Xperia?第二波產品來襲。這次Sony帶來數款新產品,在工業設計也投入了很多精力,基于Android 4.0系統也做了新的界面優化;同時,也在同系列的產品中做了明確的定位,Sony Xperia J ST26i(以下)是其中的入門級產品,這款產品有何特點,是否具有競爭力,我們來看這款機型的評測。
初拿SonyST26i的感覺做工比較扎實,用料很足,拿在手中很有質感,外觀方面Sony的產品也算是在整個Android平臺個性比較鮮明的了,年輕時尚,看似硬朗的造型,但是Sony對邊框細節的處理上還是很細膩的。
ST26i正面外觀
正面屏幕尺寸為4.0英寸,屏幕采用16:9的比例,分辨率為480*854像素,面板為TFT。這款面板雖然競爭力并不高,但是Sony加入了特色的顯示技術,使顯示效果要大大超過傳統的TFT屏幕。
ST26i的4.0英寸屏幕
Sony的LOGO依舊在屏幕上方正中位置,LOGO上方由左至右分別是:提示燈、3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聽筒。
ST26i屏幕上方細節
屏幕下方采用比較符合多數人使用習慣的電容背光觸控鍵,左至右分別是:返回鍵、HOME鍵、菜單選項鍵。
ST26i按鍵細節
從機身側面看,機身首尾都采用菱形的斜面設計,側邊中間銜接的位置有一條金屬邊框做裝飾。
ST26i機身首尾的斜面設計
Sony LT26i的透明帶腰線給我們留下了不可替代的經典印象,也體現出Sony對于時尚設計的新穎理念。同樣在Xperia第二波的產品中,Sony又將舊時的“arc曲線”重新設計融入到新產品中,Sony ST26i也采用這種設計。
ST26i側面采用全新的“arc曲線”設計
Sony ST26i的做工很精細,體現的大廠商產品的風范,銜接嚴謹、用料足,手機放在手里有一定的重量感,配合arc曲線設計機身,握持感比較舒適。
ST26i手持效果
按鍵方面,按鈕采用與金屬邊框相呼應的金屬風格,整個機身只在右側安排了電源鍵及音量調節鍵,取消了相機快門鍵。
ST26i音量鍵細節
接口方面,在機身左側上方的是USB數據線接口,3.5mm的耳機插孔在機身頂部。在機身的左下角有掛繩孔,機身右側下方有一個開啟背殼用的凹槽。
ST26i機身側邊接口及凹槽細節
基于“arc曲線”的機身,所以背部也設計成了弧形,背殼采用亞光工藝,類似與磨砂,但是防滑性并不明顯。手機的外部揚聲器在背部的下方正中。
ST26i背部設計
背部左上方有一顆500萬像素的攝像頭,并配有閃光燈。
ST26i主攝像頭細節
打開背殼,我們可以看到卡槽的細節,Sony ST26i的SIM卡槽為標準卡槽,不需要剪卡;SD卡支持32GB的擴展。
ST26i背部卡槽細節
Sony ST26i的操作系統版本為4.0.4,界面方面依舊采用Xperia標志性的UI。不管是插件的樣式還是拖動時的果凍式動態效果也都完好保留。這款UI界面風格不但簡約也很時尚,Sony 也是眾多Android手機界面UI風格中比較出色的。
ST26i主界面風格
Xperia系列機型UI上比較明顯的改善就是取消了程序菜單中原生系統的插件列表,將添加插件的操作方式進行了簡化。Sony ST26i的插件列表也采用了Timescape的列表風格,所有桌面插件的預覽界面風格依舊。
插件列表及全概覽界面
不過,由于定位不同,在Sony ST26i的界面中還是有一些刪減細節的,譬如說與同系列的中高端機型相比,該機下拉通知欄與后臺任務中都取消了快捷按鈕,稍有遺憾。
下拉通知欄與多任務后臺界面
程序列表還是支持自定義排序和圖標位置編輯的,并且程序可通過圖標直接進行下載,不用進入程序管理。
程序列表界面
盡管Sony ST26i是一款入門級機型,但卻也完美繼承了Xperia系列的優勢,多媒體及社交功能,這些優勢也是Sony Xperia系列的靈魂所在。
例如說WALKMAN,雖然Sony ST26i的播放器中精簡掉了動畫視覺效果,但是,像CLEAR BASS自設均衡器及耳機環繞音響這些精髓都完美繼承。
WALKMAN播放器音效設置界面
雖然在機身外圍沒有配備HDMI輸出端口,但是Sony ST26i依舊可以實現多屏的互動和媒體分享。
多媒體與外設連接設置界面
娛樂方面Sony ST26i系統預置Google服務框架,預置Google Play商店;另外,頗具特色的Timescape社交插件也是一應俱全,微博互動更加便捷,界面也很吸引眼球。
豐富的商店及社交插件
Sony ST26i背部有一顆500萬像素的主攝像頭,采用CMOS傳感器。作為一款入門級機型,Sony ST26i的拍照功能也仍然繼承了該系列的所有特點和豐富可玩性。
ST26i相機功能取景畫面
支持自動對焦、觸控對焦,支持曝光值、測光模式的調整,支持多場景切換及全景掃描。
相關設置選項界面
楊張方面,整體效果非常不錯,可以說在同等像素的機型中算是中上等的,畢竟由Sony對鏡頭硬件把控,成像方面Sony還是比較具有說服力的。先說優勢,銳度很不錯,微距成像很有殺傷力;缺點的話,色彩飽和度有些不夠,自動模式下對于高光的反應有些過。不過很多入門級機型在拍攝室內燈光時,燈管處都會出現大片的光暈痕跡,而Sony ST26i的鏡頭對光線的過濾還是很順暢的,沒有出現上述情況。
ST26i拍照樣張
ST26i拍照樣張
ST26i拍照樣張
ST26i拍照樣張
ST26i拍照樣張
ST26i拍照樣張
最后,我們來說一下這款機型的硬件,這款機型在硬件方面可以說并沒有什么優勢可言,因為在這個雙核與四核當道的市場,入門級已經開始進行雙核處理器普及階段,然而Sony ST26i依舊搭載一顆單核處理器,確實有點令人遺憾。
系統配置信息
處理器方面,Sony ST26i使用的是高通的入門級處理器MSM 7227A,機身運行內存為512M。我們還是使用跑分軟件對Sony ST26i進行了常規性的測試,安兔兔綜合跑分3168。屏幕觸控方面,Sony的屏幕最多支持2點觸控。
綜合測試結果
單核處理器運行Android 4.0系統和具有豐富效果的UI界面還是有些吃力的,Sony ST26i的界面速度順暢度一般,程序的響應速度以及多任務之間的切換也有些慢,畢竟是單核處理器的性能還是太有限了。
游戲截圖
相對于目前Android平臺所有機型的配置比例來看,Sony ST26i這樣的初級配置在娛樂方面的局限性會比較大,游戲方面也只能運行一些小型游戲了。
待機:
電池細節
盡管Sony ST26i的配置參數不具有吸引力,但是電池容量方面卻給力得達到了1700mAh,在入門級中算是配置偏高的了,從另一角度說,雖然配置低,但是只要不在后臺開太多復雜的程序,這樣的電量保持使用兩天是沒有問題的。
小結:
Sony ST26i這款機型的特點還是非常鮮明的,定位于入門級,賣點和手機特性的傳達也很明確。這款機型外觀時尚,做工精美;功能方面可以說是小小身材卻匯聚了Xperia系列的精髓:WALKMAN播放器及震撼的音效系統、Timescape豐富的社交體驗、多屏分享等,都充分展現了多媒體方面的優勢。
恰恰是這樣一款制作精良、多媒體功能體驗豐富的機型,卻僅僅搭載單核處理器,不免有些令人惋惜,價位方面的優勢也比較有限。不過反過來說,Sony ST26i身上的這些優勢在該級別中也是獨一無二的,魚與熊掌不能兼得的道理也再次被驗證。
索尼ST26i |
索尼手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