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Android系統上的面部識別功能,我們可以追溯到Android 4.0,多年以來,對原生Android系統來講,面部識別功能并沒有取得跨越式的進步。然而,從今天起,事情可能迎來轉機。
據外媒Android Authority援引9to5Google消息報道稱,在Android開放源代碼項目(AOSP)中,出現了一個名為“添加面部認證框架”的新提交,這表明Android的面部識別技術正在取得一個跨越式的進步。
據對此提交的解讀,我們可以發現,和指紋識別不同,Android系統中的新的面部識別框架只允許設備上的用戶使用一個面部模型,而那些與機主共享設備的用戶將不得不采用其他的認證方式,如指紋識別、PIN或者或者密碼認證。該功能還可以不斷地優化用戶的面部模型,并以此來提升面部識別的安全性和準確性,就像蘋果的Face ID那樣。
據外媒稱,Android系統中此項功能的技術提供方有可能是英特爾。英特爾擁有領先的計算機視覺實驗室,在面部識別相關技術方面,英特爾顯然已經有了一些相當成熟的經驗。事實上,早在Google Pixel2的時候,英特爾便曾經就Visual Core芯片向Pixel手機貢獻技術。
在過去的六個月中,已有華為、三星、一加、小米等多家Android廠商在其設備上嘗試面部解鎖功能,不過它們的不足之處是共同的——即無法提供支付級別的面部識別安全性保障。
若AOSP的原生面部識別功能取得了跨越式的進展,尤其是在安全性上,那掃臉解鎖甚至掃臉支付或將有望進一步在Android設備上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