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谷歌在歐洲碰了一墻厚厚的壁,因為歐盟委員會正在調查Android智能手機的壟斷情況。不過,作為科技巨頭,谷歌不可能承認那些罪行,不僅在其官方博客上發表長文為自己辯護,而且將與其他競爭對手的平臺進行比較。蘋果IOS和微軟Windows phone都莫名躺槍。
我們看到的谷歌對此最有意思的陳述是,谷歌稱Android不會以任何形式違反反壟斷法,因為自家的操作系統一點也“沒有影響競爭,只是份額越來越大”而已。谷歌明確的表示,如果Android操作系統侵犯了競爭的規則,那么蘋果IOS和微軟Windows phone也“干了”同樣的事情,因為這兩個平臺它們居然預裝了比Android還要更多的應用程序。
谷歌特別指出,蘋果每一臺全新iPhone智能手機,所預裝的應用程序高達39款之多,而且這39款全部都是蘋果自家的。與此同時,微軟最受歡迎的Lumia 550智能手機,其搭載的Windows操作系統更加夸張,在歐洲地區預裝的應用程序竟然達到了47款,同樣有39款來自微軟自主開發。
似乎是因為谷歌現在也有自主品牌的智能手機,要參與智能手機領域的競爭,所以連Android陣營的最強者三星也被拿來說事了。谷歌表示,三星的Galaxy S7,預裝的應用程序也不少,總數達到了38款,但是其中只有11個是谷歌自己的應用程序。
“很多預裝的應用程序并非很成功,因為用戶會自行下載許多應用程序,就像Spotify或Snapchat。我們的應用程序套裝,可以明確并不影響用戶在手機上按需選擇應用程序的自由。”谷歌特別提到。
IOS平臺用戶可選擇性更少
我們不清楚谷歌的解釋是否能夠說服歐盟委員會,但是該委員會真正批評谷歌的是,谷歌強迫Android手機制造商在上面預裝其應用程序,特別是Google Play應用程序商店。可實際上,Google Play是Android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大多數設備制造商也都同意預裝Google Play商店,畢竟除了少數類似中國大陸的地區之外,下載、安裝和更新應用程序的途徑均是Google Play商店。
廣告巨頭谷歌認為,Google Play并不會影響用戶體驗,相反,IOS平臺更加糟糕,因為使用IOS平臺用戶可選擇性最小,因為他們沒辦法通過其他途徑獲取應用程序。谷歌接著解釋稱,“消費者可以在任何時間完全忽略我們的任何應用程序,而且,我們獨家提供的是,硬件制造商和運營商都可以在我們的系統上安裝任何應用程序,包括競爭對手的應用。這在競爭中,完全沒有壟斷的意味。”
無論如何,哪怕谷歌提出了十分合理的解釋,歐盟對其壟斷的調查依然不會停止。其實最有意思的部分還是,谷歌不僅稱IOS為競爭對手,就連現在市場份額在中國是“零”的Windows phone,也依然當做“對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