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也就是11月5日,楊元慶在微博上透露,Moto Z上市頭三個月銷量過百萬,實現了與iPhone初代類似的銷售曲線。聯想為我們擺出了一副心滿意足的樣子,但是這個銷量,真的夠用嗎?
楊元慶的微博使用了“新生兒”來描述他的Moto Z,但評論者多數不太買賬。而Moto Z是目前聯想移動方面的王牌,聯想一系列的工作也圍繞Moto進行,如任命銷售及人事出身、長期參與海外收購后管理的喬健來掌管聯想移動、計劃將整個聯想手機體系采用Moto品牌等等。也是在資本市場上最適合拿出來說的:提升整體品牌形象與售價、重塑聯想手機形象。在上周四的聯想二季度財報,也是16/17財年中期報告中,聯想是這樣描述的:
本集團已完善其策略,專注于中至高的價格,擴大其銷售結構及重置其智能手機在中國的業務……本集團的策略已見成效,平均銷售價格已開始獲得改善并因此推高銷售收入。本集團創新的新產品,如Moto Z,Moto Mods和新的Moto G,已獲得客戶具鼓舞和正面的評價,而且產品的使用率亦在增加。
縱然如此,本集團透過策略以精簡產品組合,帶動提升平均銷售價格,并專注于較高價格的產品,使收入在本財年第二季度因而獲得改善,季比季上升20%。
聯想也在講著一高一低兩個截然不同的故事。財報中特別提到,在亞太尤其是印度等新興市場增長特別強勁,而聯想在印度市場投放的機器,則主要是價格僅有Moto Z二分之一的Moto G或更便宜的聯想Vibe/K系列。
恰恰聯想今年在海外賣得不錯,讓聯想出貨量進了Top 5于是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估算:根據Trendforce二季度銷量統計,聯想手機共出貨1430萬部,聯想財報稱三季度(聯想第二財季)環比增長近25%,也就是1789萬部,其中Moto Z約106萬部,占比6%。銷量環比增長25%,收入增長20%,還加入了高端機,這只能說明——出貨量還有更多換成了更便宜的手機,也許。
高端機型Moto Z的加入自然是一個好消息,但這個銷量來之不易:聯想手機近來的廣告投放相對之前有明顯上升,甚至ZUK“互聯網手機”的廣告都打到了手機廣告云集、兵家必爭的深圳寶安國際機場,這讓利潤空間本來就不足的聯想ZUK怎么賺錢?而Moto Z,國內發布至今已經兩個月過去,目前在北京仍有大量戶外廣告投放,Moto Z的廣告,先是與Note 7對著放,然后換成iPhone 7,現在又換成了小米Note 2——小米今年也是線下廣告投放的大金主了,但兩個月來流水的對手,鐵打的Moto Z,這營銷投入進去,目前100萬銷量的Moto Z還是沒能把聯想手機拉回盈利。
要說原因,在國內市場上,像Moto Z這樣走極端的機型往往賣得都不太理想,更何況Moto Z的定價又避開了主流消費者。楊元慶在財報后的電話會議中稱,到今年年底,Moto Z預計將達到300萬銷量。考慮到國內雙十一、海外感恩節與圣誕節這幾個大購物季,聯想努努力可能還是能完成的。
畢竟產品本身還是有些實力的。不過我還是希望,聯想能把國行機器的系統做得好看點。曾有人做過盤點,說聯想手機這么多年來換過無數種UI設計,然而Moto Z的國行,又拿了一個新界面出來,噫。
摩托羅拉Moto Z |
摩托羅拉手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