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數年,我們見證了手機行業的快速發展,僅僅用了幾年的時間走完了電腦幾年的路,各種新產品、新技術層出不窮,硬件配置也更加讓人難以置信,從前的摩爾定律似乎已經無法定義智能手機的快速發展。但是,看似無跡可尋的發展,我們還是可以從中看出未來的發展趨勢。在這個2015年,讓我們看看智能手機會變成什么樣。
64位處理器成主流
前年9月,蘋果的iPhone 5s率先搭載了全球第一款64位處理器,蘋果的采用的這款64位AEMv8芯片,顯然讓其他芯片廠商顯得有些措手不及。隨后,高通等主要幾家新品提供商開始快速布局。在2015年,作為Android手機芯片最重要的提供商,旗下包括驍龍410、驍龍610、驍龍615、驍龍808以及驍龍810將全面量產,除高通以外,英偉達、三星、聯發科以及更小的芯片廠商也已經發布了64位芯片,而且,谷歌最近發布的Lollipop同時支持64位ART虛擬機。所以,在2015年,64位處理器全面取代32位處理器,成為Android手機市場的主流芯片。
競爭關鍵在用戶體驗
如今,智能手機發展非常快,每6-12個月,手機配置就會迎來一輪新的升級,但相反的是,近期的新品發布會上,已經很少能看到安兔兔跑分環節了,即使展示跑分,也是一帶而過,僅僅是從數據上讓我們對于手機的配置有個更直觀的定位,而是將時間大量的放在介紹系統優化和特色功能介紹上。不可否認的是,擁有頂級的配置對于智能手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只是硬件對于提升用戶體驗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大。無論是比較低端的高通驍龍210還是頂級的驍龍810,同樣在輔以2GB RAM內存時,他們都可以玩游戲、瀏覽網頁、發郵件。但如果一套優化失敗的操作界面,很容易會把用戶體驗弄得非常糟糕。
中國市場將越來越重要
目前,中國市場正在成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智能手機市場,在美國和西歐等發達市場,由于智能手機的高度飽和,導致智能手機的銷量開始下滑,像蘋果和三星等國際廠商已經開始改變現有的方式,更加注重他們的產品在中國市場銷量,以便能夠保證自己的市場占有率,所以作為新興市場,中國將在明年變得越來越重要。
除了中國市場,中國本土的智能手機也不容小覷。雖然蘋果和三星當前依舊有很高的銷量,但是在接下來的一年,聯想、華為和小米將會奮起直追。包括聯想、小米在內的多家廠商在西方市場都非常活躍,而且聯想剛剛收購了摩托羅拉,明年該將會迅速擴張,國內廠商的動向甚至引起了很多國外大型媒體的關注。相信在未來的一兩年內,他們的產品將會在新興市場和國際市場上與蘋果和三星展開正面競爭。
智能手機的形態不會改變
高端手機進入快速發展的時間大概在2012年,從2012年的iPhone 5到去年的iPhone 6,三星從Galaxy S3到現在的S5,除非有顛覆性的產品出現,今年我們會看到了三星S6,蘋果iPhone 6S等產品,同時他們會搭載更快的處理器和更高規格的攝像頭,或許會有一些特殊的功能讓他們看起來更有趣,這是智能手機的發展趨勢,但是并不會有太多創新出現。
對于低端手機來說,似乎對于高端手機的蠶食感到緊張,而且他們產品的提升非常的慢,比如2013年摩托羅拉推出的Moto G和2014年推出的Moto G幾乎一樣。另外,由于其他品牌的過氣旗艦依舊在市場上銷售,這些低端智能手機或許會降到耕地的價位。
手機支付火了
2013年,iPhone 5s的Touch ID帶動了指紋識別的快速發展,今年推出的旗艦智能手機幾乎都具備指紋識別的功能。而在2014年iPhone 6的發布會上,Apple Pay的亮相同樣會帶動手機支付的快速發展。目前,包括魅族、華為、三星在內的幾家廠商已經開始逐漸在移動支付領域布局。
手機支付發展中,智能手機將更貼近用戶生活。由于各國政府的法規并不相同,目前手機支付的應用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但站在消費便利性的角度,手機支付的發展是必然的趨勢。2015年,在少數發展較成熟地區將會看到實際商業模式,為智能手機帶來新的應用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