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的突飛猛進多少有些出乎業內及消費者預料。多個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聯想、小米、OPPO等國產手機在過去的一個季度中一舉領跑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以及4G市場。在國產手機整體展示實力的同時,這一態勢能保持多久,以及它將給國內手機市場帶來怎樣的變化,也正成為當前行業普遍關注的熱點。
近期多個知名研究機構鞏固了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統計數據。其中,根據IDC的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聯想、小米、酷派分別以1302萬部、1294萬部和1203萬部的出貨量,摘得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前三甲。而在市場前10名中,國產手機占據8席。此前長期雄霸國內智能手機冠軍寶座的三星則被擠至第五。
▲蘋果的沒落
值得關注的是,在4G市場,國產手機同樣表現強勁。據權威市場調研機構賽諾最新發布的7月中國移動通訊市場的數據顯示,4G市占率排名再度發生劇變,OPPO暫時以微弱優勢取代酷派位居首位,三星和蘋果持續下滑,國產品牌已經實現彎道超車,確立了4G市場的優勢地位。
▲最先開啟4G戰術的是OPPO
創新能力的增強、不斷提升的質量及渠道優勢促進了國產手機的集體爆發。同時更值得關注的是,抓住4G機會無疑是國產手機市場提速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年被業內普遍視為"4G元年",伴隨4G牌照的下發,帶動了手機市場的加速變革。相關數據顯示,國內4G市場容量快速增長,7月份額占整體市場的20.4%。
與此同時,4G智能手機市場發展不到半年,各家廠商的競爭便已進入白熱化階段。三大通信運營商以及主流手機品牌廠商在4G市場的投入正在不斷加強。數據顯示,在7月投放市場的146款新品中,4G產品達到半數,其中包括66款TD-LTE和7款FDD-LTE產品。
在4G市場快速崛起之際,相應的市場份額也在呈現快速變化。今年2月賽諾發布國內首份4G市場統計報告顯示,三星和蘋果占據國內移動TD-LTE 4G市場85%的份額,但僅僅半年時間,賽諾7月份的最新統計顯示,兩大國際品牌的份額合計已跌至2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