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款產品發布近一年后,中國移動再次發布了自主品牌手機的4G版本M811。作為產業鏈頂層的運營商,為何在終端領域與合作伙伴“搶食”?背后的原因和邏輯有哪些?中國移動推自主品牌手機靠不靠譜?筆者在上海亞洲通信展期間,與中國移動董事長奚國華、總裁李躍、終端公司與市場部內部人員,以及手機廠商、芯片廠商大佬,就此問題進行了多輪對話,以下為信息干貨:
1、緣起
早在2011年巴塞羅那MWC展會期間,李躍參觀了歐洲一些主要運營商如沃達豐、O2、西班牙電信的銷售門店,對其定制化手機在標準規范、行業主導等方面印象深刻,并將其作為“精細化運營”、“內部創新”等案例在中國移動進行演講。
中國移動終端公司隨后成立了專門的項目組,負責自主品牌手機的推進。最終在2013年8月,中國移動先后發布了兩款TD-SCDMA 3G版自主品牌手機M601與M701,售價分別為499元和1299元,由比亞迪與海信負責代工。
2、實際銷量
2013年中國移動在廣州舉行的互聯網大會期間,中國移動總裁李躍在接受筆者專訪時曾表示:中國移動兩款自主品牌手機銷量分別達幾十萬臺,總體接近100萬臺。不過在時隔6個月后的上海亞洲通信展期間,根據中國移動公布的數據,兩款自主品牌手機銷量為52萬臺。
無論是100萬臺還是52萬臺,在一年的時間內銷量都不算高。要知道,中國移動2013年TD手機銷量超過1.2億臺,中國移動在全國擁有30多個省級公司,期中隨便兩三個操盤半年,銷量也能輕松過百萬臺。那么,由中國移動終端公司操盤的自主品牌手機為何不放量?
3、目的
1)、樹立行業標桿性產品,方便終端廠商進行競品跟隨;
2)、深入把控產業鏈進展,加強終端操盤能力;
3)、方便自主應用和業務的測試與適配,如靈犀、彩云、NFC的測試與布局;
4)、當然,也有“內部創新”的意味,你懂的。
5)、不為賺錢。在上海亞洲通信展期間,奚國華對筆者表示,中國移動推出自主品牌手機并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更加深入把控產業鏈,更好的提升用戶體驗。中國移動總裁李躍在接受筆者專訪時也正面回答了這個問題,李躍認為,中國移動推出5模多頻4G千元機,更多是為目前的終端廠商樹立一個行業標準,中國移動還同步推出了新版的終端定制白皮書,明確了4G終端定制要求。中國移動在自主終端發展上實際上刻意不去做銷量,為的就是不與終端合作伙伴發生直接競爭,目標已經非常明確。
4、時間點很重要
實際上,中國移動自主品牌手機的發展一波三折,事實證明時間點選擇往往決定成敗:
1)、按照中國移動內部人士的說法,在2012年立項初期,實際上更多還是響應李躍總裁“內部創新”的要求,當時終端公司內部并沒有相應人員,中國移動隨后通過社會招聘形式,從終端企業和渠道商引入相關人才,并“從中國天翼終端公司進行“挖墻腳”。即使如此,項目初期也并不順利,經過一年半左右的時間,終于推出了首批兩款產品。
2)、實際上,中國移動于2013年8月推出首款自主品牌手機,選擇的時間點并不恰當。此時距2018年底3G牌照發放已時隔近5年,3G千元機產業鏈已非常成熟,并且已處于4G牌照發放的前夕(僅時隔4個月)。因此產業“標桿”一說并不恰當,這也是中國移動在推出M601、M701兩款3G千元機自主品牌機型后,遭遇產業鏈各方一致質疑和吐槽的原因。
3)、在現階段,由于FDD牌照還未發放,中國移動正處于4G發展最為關鍵的“黃金時期”。由于在3G時代TD-SCDMA網絡和終端教訓印象深刻,中國移動在4G網絡布局上可用“瘋狂”來形容,在4G牌照發放僅半年的時間后,中國移動4G基站總數已超過32萬個,并計劃年內基站數量達50萬個,完成全國縣級以上城市的廣域覆蓋。要知道,中國移動3G基站建設總數也沒有超過30萬個,中國移動用了一年左右的時間,完成了過去5年中的基站建設總和。
與網絡覆蓋相比,受芯片、終端廠商等產業鏈因素制約,中國移動要求的5模10頻千元4G終端進展并未與網絡建設同步。而5模多頻標準是中國移動為了加強用戶國際漫游、推進TD-LTE全球化的重要舉措。中國移動在此時以ODM方式推出4G自主品牌手機,更希望為終端企業樹立一個標桿,進一步明確對5模多頻手機的定制要求。從時間點上來看,中國移動對產業鏈把控更加準確,終端操盤能力有了明顯提高。
5、終端廠商態度轉變
在2013年8月中國移動發布3G版自主品牌手機前后,遭到了來自終端廠商和業界的一直吐槽。某產業鏈大佬甚至對筆者表示,這其實就是中興、華為、TCL等國內廠商,在十多年前就為歐美運營商ODM的訂制老路,也就是業內所謂的“白牌機”或“貼牌機”。隨著國產手機能力增強,品牌意識崛起,目前在歐美運營商訂制產品實際上都已經要求了品牌露出,因此中國移動在3G時代末期推出自主品牌手機有些“莫名其妙”。實際上,面對終端廠商也業界的反對,中國移動在后期操盤中相對謹慎,這也是李躍所稱的未明確銷售目標的重要原因。
在中國移動此次推出4G自主品牌手機之后,國產終端廠商的態度發生了巨大變化。酷派副總裁曹井升對筆者表示,在4G初期,中國移動樹立一個“標桿”產品,特別是明確終端定制標準,對產業鏈和手機企業來說是一件好事,防止了終端企業盲目發展而導致的庫存壓力和經營風險。酷派已經跟進中國移動終端的要求,計劃于7月推出5模10頻的千元以下4G手機,相信其他國產品牌也會迅速跟進,這對國內TD-LTE 4G產業鏈迅速成熟和用戶規模爆發具有重要意義。
不過,也有終端企業大佬對中國移動終端策略提出了呼吁和要求:對于中國移動這種產業鏈頂層的運營商來說,對芯片、ODM企業議價能力非常強,因此可以先于國產終端企業推出“標桿”產品。但作為與中國移動合作的重點合作伙伴,并沒有因此受益,在與上游芯片等產業鏈的博弈中仍然處于弱勢。因此對于中國移動來說,應該將重點從“看我玩”向“一起玩”進行轉變,幫助重點廠商降低供應鏈成本、降低風險,提高利潤率,這才是中國移動4G終端產業鏈迅速成熟最有效的操盤方式。
中國移動M811 |
中國移動手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