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對錘子手機的外觀、做工以及跑分性能有了大致的了解,那這款售價3000元的“極具情懷之作”內部結構到底是什么樣子呢?手機中國率先奉上了錘子手機T1的詳細拆解,下面一睹為快吧。
在正式拆解之前我們還是來大概看一下錘子手機(Smartisan T1)的外觀,該機正面配備了一塊4.95英寸1080p分辨率的Pixel eyes顯示屏,面板為康寧大猩猩玻璃材質。
背部同樣采用了康寧大猩猩玻璃打造,并且在面板的四邊加入了弧度設計,在握持手感方面過渡的剛剛好。
與大多數手機不同,老羅強調錘子手機(Smartisan T1)的機身上盡可能少的進行開孔,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底部的螺絲孔位設計在了揚聲器孔位的內部。
首先我們需要通過官方附贈的小螺絲刀擰下底部的兩枚梅花口螺絲,其實錘子手機(Smartisan T1)在出廠時螺絲是沒有擰上去的,而這里我們單純是為了向大家展示錘子手機(Smartisan T1)的底部設計,即使不擰螺絲背部已經能夠完美附著于機身上,所以之前我們擔心的不方便的換卡的問題也就不存在了。
螺絲和螺絲刀的特寫,螺絲刀上刻有Designed by Smartisan。
在卸掉螺絲之后將后蓋輕輕向上搓便能使其與機身分離。
將后蓋拿掉之后,我們看到了錘子手機(Smartisan T1)的內部結構。
雖說是采用了玻璃材質后蓋,但是其還是附著于一塊塑料背板上的,所以在厚度方面的控制并不是非常的理想,這也多少影響了機身的厚度問題。
背部面板依靠這些卡扣與機身固定。
同樣比較少見的是該機的閃光燈模塊也集成在背板上。
背板中部的NFC感應區域。
下面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拆除圖中標注的17處螺絲點。
這里的螺絲就無法用官方附贈的螺絲刀去擰了,只能上我們的專業拆機工具。
將17枚螺絲全部擰下,我們也可以看到螺絲的長短也不一樣,主攝像頭周圍的兩枚最長。
將金屬背板分離,錘子手機(Smartisan T1)的內部構造才完全展現。
金屬背板底部的型號版本信息。
錘子手機的內部采用了較為常見的三段式結構,主板上的排線和螺絲還是較為密集的。
為了方便后面的拆解我們還是按照慣例先將可以看到的排線和螺絲逐個拆除,按照位置判斷圖中應該是前置攝像頭排線。
這里的電池排線和屏幕排線用螺絲固定在主板上。
拆除螺絲和表層的金屬片。
斷開排線。
先將最占地方的電池取出。
電池特寫,我們看到這里有兩個不同的電池容量數據,2570mAh/9.77Wh(Typ。)是理論上的電池容量,2490mAh/9.46Wh(Min)則是指電池容量的最小值,因為生產工藝的問題電池容量會存在一個100以內mAh的偏差,這也是一個普遍的問題,很多廠商僅僅是標注了理論電池容量而沒有標注電池容量的最小值。
拿掉電池之后內部的構造就更加一目了然了。
拆掉隱藏在電池下面的主攝像頭排線。這一部分的排線設計較為復雜,一環扣一壞,所以在拆解時要格外小心。
成功拿掉主攝像頭以及上面的保護罩。
主攝像頭特寫,排線上一些不知所云的信息。
在聽筒部分覆蓋了一層塑料片,拿掉之后在底下又發現了螺絲,而在之前我們已經拆掉了20枚螺絲,不妨大家一起記個數,看看到最后能拆出多少枚螺絲來。
拆掉螺絲之后即可取下主板,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主板的底部連接著射頻線纜的一端,可謂是機關重重!
OK,成功拿掉主板。
先將主板放在一邊,我們繼續來進行拆解。就剩上半部分的聽筒和前置攝像頭和下半部分的揚聲器和實體按鍵需要拆除。
耳機插口和光感/距離感應器還有揚聲器單元連在一條拍線上,老羅在發布會當中提到了將光感/距離感應器與聽筒設計在了一起,這里能夠更加直觀的看到這樣的設計是怎樣實現的。前置攝像頭與主攝像頭同樣有一些文字信息,應該是出自同一家廠商。
底部的揚聲器部分是可以拆除的。雖說該機采用了對稱的揚聲器孔位設計,但實際上揚聲器的位置在左側,右側的孔位應該是出于設計美觀度所考慮,實際中并不發聲。
將射頻線纜和MicroUSB數據接口拆除。
這時我們發現內部的金屬中框和邊框之間還有大量的螺絲,意思就是這層金屬中框是可以拆卸的!?
那為了方便拆解,我們先將邊框中部對稱式的實體按鍵拿掉。
擰下了不知道多少枚螺絲之后,將屏幕總成和金屬中框分離,這也就是說算上之前拆除的玻璃背板和金屬背板一共是四層!
這里的白色條狀帶即對應著正面的三枚實體按鍵,這里又發現一枚螺絲,不過并沒有影響到我們的拆解,所以也就不去管它了。
屏幕總成上又是一些看不懂的或許是型號批次的信息。
最后來看看主板部分,主板部分的一些主要芯片基本都用屏蔽罩焊死在主板上,所以最后我們能看到的非常的少。
ARM MBG965H芯片。
2GB海力士(SKhynix)運行內存芯片,在它的下面是高通MSM8274AC四核處理器,主頻高達2.5GHz。
BB公司生產的OPA2604AU雙運放解碼芯片。
PM8841的IC芯片。
總結:錘子手機(Smartisan T1)的拆解就到這里,可以說是內部的結構還是較為復雜的,除了多層結構之外,排線的布局也是一環扣一壞,假如在拆解過程中稍有不慎便會使一些零件功能無法正常工作。其次內部可拆解的零件較多,螺絲數量多達41枚,這也是導致整機重量上升的因素之一。
錘子T1 |
錘子手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