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騰訊最近又有大動作,又要開始獨立自作自主的手機ROM了!這次做手機ROM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微信和支付,以便與老冤家阿里巴巴、百度進一步爭奪。
根據消息,從4月份開始,馬化騰著手再次布局自主ROM系統,目標基于微信與支付系統,打通騰訊布局在移動端的各個應用體系,與百度、阿里爭奪軟硬結合的移動端入口。
騰訊的新的自主ROM到底是啥樣呢?
據騰訊內部的線人小盆友說,現在公司已經重新開始組建自主ROM團隊,包括從各個產品線抽調人員,以及對外招聘,工作地點分別設在武漢和大連。
另外,騰訊在2013年12月已經注資Android第三方ROM開發團隊CyanogenMod,尋求其在中國市場的落地與合作。騰訊近期還注資了手機方案與代工廠賽龍通信,為其提供硬件方案設計與ODM代工。
1、除了微信外,騰訊各產品線在移動端布局與公司戰略差距較遠。
2、阿里云OS、百度云OS都在致力于打造軟硬件結合的移動入口,但是戰略和執行太愚蠢(汗,這個批評有點露骨吶),騰訊應該抓住這個機會。
3、馬化騰希望打造一個半封閉系統,將目前分散的移動應用進行打包,并與微信與支付系統進行整合。
4、通過代工廠定制的方式,內置在千元以下手機市場,并向其他使用騰訊自主ROM的手機廠商進行補貼和協助推廣。
據說,基于騰訊自主ROM的訂制手機將于2014年底或2015年一季度推出。
騰訊的反復和糾結
不過,對于馬化騰和騰訊高層來說,近年來在自主ROM方面一直處于糾結和反復狀態,此次再次布局自主ROM效果仍值得觀察。
其實吧,早在2011年,騰訊曾領先其他互聯網公司推出了QQ-Service平臺,整合了手機QQ、手機瀏覽器、手機QQ空間、手機微博等各種騰訊業務。
除與華為合作推出QQ-Service手機外,中國電信也曾與騰訊合作,聯合手機廠商推出了6款“天翼QQ智能手機”。
但就在手機廠商與其他互聯網公司研究騰訊模式之時,QQ-Service在騰訊卻被終止,原因是讓道給另一個在當時看來更有前途的項目——定制ROM “Tita”。
在整合跨部門資源和人員后,騰訊于2012年4月推出了基于Android 4.0操作系統的定制版ROM,并命名為“Tita”。騰訊內部解釋為來自音譯“踢踏”,象征著輕快,簡潔,目標是提供給用戶最輕快的手機ROM產品。
經過不斷版本迭代,Tita開始走向成熟,并支持Nexus S、三星Galaxy Nexus以及i9100等多款手機機型,騰訊為了方便用戶刷機甚至還為ROM設置了專用刷機工具。
不過與QQ-Service一樣,Tita也注定短命。Tita推出不足三月后,時任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劉成敏在中國電信舉辦的2012移動互聯網論壇上公開宣稱:“騰訊很多服務都沒有搞好,因此目前暫時還沒決定是否要做手機”。Tita的命運隨之在此引發業內關注。
2012年第三季度,騰訊在收購刷機精靈、布局移動分發渠道后,對自主ROM需求的緊迫性再次降低,Tita團隊隨后在2013年初宣布解散,大部分員工出走,剩余員工被轉崗至移動瀏覽器等其他部門。
2013年6月,馬化騰在廣州2013天翼手機交易會上公開宣稱“騰訊一不做手機二不申請虛擬運營商”,再次給Tita項目蓋棺定論。
所以,硬軟結合,馬化騰這次能堅持到底嗎?
現在已經是2014年,除了騰訊外,百度、阿里巴巴、360都在廣泛進入硬件+軟件的移動互聯網新模式競賽。
阿里巴巴通過注資上海青橙手機,加強阿里云OS生態,再次布局移動端市場。百度則通過注資深圳百分之百手機,重整百度云OS,打造新的移動生態。特別是小米在進入高速增長期后,在家庭布局、游戲、云服務上門全面開花,更是加重了騰訊的憂慮。
現在看來,通過注資CyanogenMod、手機方案與代工廠賽龍通信,都是馬化騰提前布局的一部分,不過,對自主ROM已歷經兩次糾結和反復的騰訊來說,在這場軟硬結合的新移動互聯網競爭中并沒有先發優勢。馬化騰這次還能堅持到底嗎?這個還真是不好說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