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工信部出臺新規,從12月起,新送檢的手機不再需要同時檢測充電器。有業內人士分析,這意味著今后手機廠家可能不再需要把手機與充電器捆綁銷售。工信部泰爾實驗室主任何桂立表示,這一變化為下一步在市場實施手機與充電器分開銷售打下了基礎。
據悉,統一充電器接口的消息早在2006年和2007年都曾傳出過,但至今仍無進展。泰爾實驗室技術鑒定中心重慶代理處相關人士透露,當時的信產部決定在移動電話進網檢測中執行新標準,但具體執行時,手機充電器是否改為統一接口,卻是由企業自愿申請,不具有強制性的,因此執行力度打了折扣。工信部 11月的新規,為市場打開了“該政策可能轉為強制性”的想象空間。
科技行業門戶網站科技訊的媒體運營總監李忠存表示,一旦手機充電器標準統一,標準化進程還可能會延伸到筆記本、數碼相機、MP3等數碼產品上,對整個電子數碼產業的發展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利益調整巨大
國家統一標準多年難產
雖然國家政策支持,但手機充電器統一之路可能仍然漫長,因為許多現實問題仍然擺在面前。
一是國際行業巨頭能否認可?“國內廠家統一還有可能,但國外品牌,比如諾基亞、蘋果等大公司,它們各有各的標準,諾基亞傳統的充電器設計就是一小洞,蘋果也是跟其它手機大不一樣,它們已形成獨特風格,有自己的研發體系,怎么讓它們的產品服從標準并統一,是個巨大的問題。”重慶錦陽數碼通信城總經理張馳表示。
張馳說,另一方面,手機充電器制、銷早已形成巨大的利益鏈,增加1個產品,廠家就可以多贏利,而且消費者買一部手機就能多賣一個充電器,利潤很可觀。如果要統一,就意味著相關手機生產企業和充電器生產企業原有的研發力量、思路要調整,生產設備要更換,一進一出,利益調整巨大。企業為自身利益出發,肯定表現不積極。另外,當前,許多專做充電器的企業,已經歷多年發展,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甚至進入了知名賣場,統一充電器接口必將帶來行業洗牌,如何減少甚至避免行業動蕩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張馳認為,這些正是國家統一標準遲遲未出臺的真正原因。
搶占行業制高點
手機巨頭組建江湖聯盟
雖然國內實施統一手機充電器一事還有爭議,但一些手機行業巨頭之間已經展開了合作。目前,一些手機品牌與Android操作系統展開合作,這些安裝 Android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的充電器能統一通用,比如摩托羅拉、HTC、索愛和三星等。重慶晚報記者看到,這些智能手機的充電器接口都一樣,相互可以通用。
不過,重慶國美3C業務總監李凌認為,此舉對于蘋果和諾基亞這些技術獨立性很強的大公司,可操作性不強。廠家方面的態度也很模糊。摩托羅拉重慶分公司一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實施統一充電器接口,小廠家的技術實力無法保證,如果出現質量問題,最終受傷的還是消費者。
業內人士分析,Android作為智能手機操作系統三大巨頭之一,與蘋果的iOS系統、諾基亞的塞班系統競爭激烈。Android聯合手機制造商統一充電器標準,或許是為了加強競爭,搶占行業標準制高點。但這只是個別企業的舉動,就整個行業而言,意義不大。(文/重慶晚報)